“火箭蛋”来袭,农产品价格何时能淡定?

2012年06月05日 06:30   来源:中国经济网   梁瑜

    近一个月,鸡蛋价格突然上涨。昨日,新发地散鸡蛋的批发价达到10.2元/公斤,比5月1日的6.48元/公斤上涨了57%。网友戏称:“很久没有去菜场了,今天一去,发现鸡蛋已经达到每公斤10元至10.4元了,名副其实的‘火箭蛋’了!”(6月4日《新京报》  )  

    本来规规矩矩的农产品,经过市场浸染后,总是被冠以各种“谑称”,从“豆你玩”、“蒜泥狠”、“姜你军”、“苹什么”到“油他去”等,如今又出了新鲜的名号——“火箭蛋”。这些农产品并不起眼,却和老百姓的餐桌及生活质量息息相关,价格的细微波动总能牵人心弦。

    按说物价波动属于正常的市场现象,当产品供大于求时,物价下跌;供不应求时,物价上涨,这是再简单不过的经济常识。问题是,当这些农产品价格波动剧烈时,可有最有效的应对之策?可否建立长效机制减少农产品价格波动带来的不利影响?

    2011年,猪肉价格飙升,成为最无辜的抬高CPI的“推手”。其主要原因就是2007年以来猪肉价格持续走低严重影响了猪农的养猪积极性,而且部分饲料和人工成本也大幅上涨。养猪户减少,猪肉供不应求,价格高涨。一时间,养猪竟然成为“最赚钱、最时尚”的行业,一些精英人士如丁磊、刘永好等纷纷转投此行。姑且不论这些人是赚是赔,就这种“一窝蜂”似的跟风现象便至少反映了市场信息的不对称。单单依靠市场调节难以从宏观上调配市场资源,保持物价平稳。

    如今,鸡蛋价格如乘坐火箭般飞涨,主要是近期南方客商在北方鸡蛋主产区抢购鸡蛋,再加上淘汰的蛋鸡数量增多所致。那么,养鸡户能从此次鸡蛋价格上涨中获利良多吗?恐怕不能。根据今年5月份全国鸡蛋价格行情来看,普遍位于“3元”时代,价格下跌厉害。如今,鸡蛋价格破“5”,总体来说,不过是弥补前期的亏损而已。而若再像养猪业似的引起人们盲目跟随,“火箭蛋”重落之后,必然导致养鸡户苦不堪言。

    一块猪肉可以成为CPI的晴雨表,一枚鸡蛋同样能反映老百姓生活质量的高下。“火箭蛋”能飞多久,会不会如多米诺骨牌般传导至其他领域?除了加强宏观调控,及时调配市场资源外,从长远来说,更需要完善市场信息服务,减少生产的盲目性;尽可能减少农产品流通环节、降低物流成本,比如可采用农超对接等方式;还要增强农民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加强培训,培养既懂技术又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正所谓“物极必反”,其实倒不必担心“火箭蛋”能不能落地。按照市场规律,价格起起落落很正常,鸡蛋价格早晚会下跌,这也是可以预见的。令人担心的是,“火箭蛋”会不会像去年的猪肉价格一样,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居高不下,难以调控,成为助推CPI的帮手?如果由于缺乏长期有效的农产品价格应对机制,导致“你方唱罢我登场”,农产品纷纷登上涨价的舞台,影响正常的市场秩序及普通老百姓的生活质量,那问题可就严重了。对此,有关部门万不可等闲视之。(梁瑜)

 

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正式开放网友投稿,原创经济时评可发至cepl#mail.ce.cn(#改为@)。详见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评论:

 

5毛钱的“补助蛋”与只涨不跌的“水分蛋”

 

国内鸡蛋成涨价新贵 各个环节都称没赚到钱

 

黄水牛:中国鸡蛋涨价是“剪羊毛理论”的现实版本

(责任编辑:王雅洁)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