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林:没有改革的大魄力,银行垄断破不了

2012年04月10日 10:30   来源:中国经济网   

    本月初,政府高层人士放出一剂强力改革信号,称已统一思想要打破银行垄断后,引起坊间广泛共鸣。从近日央行官员的高调表态,到民营企业家联合表达的融资诉求以及前美国财长鲍尔森等外国政要、学者智库的言论碰撞,“打破银行垄断”、“温州金融改革”、“放松资本管制”成为当前议论最多的关键词。(4月8日《21世纪经济报道》)

    在人们的印象中,过去批评国内银行业垄断并获取暴利似乎只是财经评论界的事,而如今政府高官、经济学家和企业家们都纷纷站出来指责国有银行因处于垄断地位,获取利润太容易了。他们都已普遍认同了一种看法,即中国金融体制必须改革,才能打破国有银行对金融资本市场的垄断。

    然而,与主流观点不同的是,在经济体制改革遭遇瓶颈的情况下,要掀起金融体制改革并打破银行垄断的坚固堡垒,绝不可能是轻而易举的事。四大国有银行怎么会轻易放手获利的机会呢?要让他们放手,决策层至少要拿出十倍甚至二十倍的勇气和魄力来推进改革。否则,金融体制改革就可能沦为纸上谈兵或半途而废。

    众所周知,四大国有银行的总资产占据了全国金融资本的50%以上。在2011年实体经济萎靡不振的情况下,全国银行业实现净利润1.04万亿元。于是,众人给银行业扣上了“暴利”的帽子。其实,很多人对银行业暴利的评价仅仅源于这“万亿”的数字,但如果仅仅从利润的多少来衡量是否存在暴利,未免过于粗浅和偏激。

    有关机构对四大银行的利润来源作了一番调查,发现他们80%的收入和利润均来自“息差”以及各种收费。所谓息差,是指存款利率与贷款利率之间的利息差异,是银行利润的一部分。而更多的利润则来自于银行的各种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这部分收入的增长普遍高于“息差”增长的速度,占银行营业收入的比重逐步提高,日益成为银行利润的重要增长极。

    这种局面长期下去,对中国经济的发展是不利的,但要改变这个局面,就意味着必须打破或分解强大的利益集团。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首席经济学家拉詹认为,根据许多国家的经验来看,金融发展的障碍在于利益集团,而金融体系中的既得利益集团主要包括产业和金融业既得利益集团。打破银行的垄断地位,往往意味着这些利益集团将很难再享有特殊的融资地位,而产业门槛的降低,则有利于新的竞争者加入。

    在市场经济中,既得利益集团占据强势地位,也极力维护自己的这种地位。据国外机构的研究表明,中国经济自由度排在全球140位,其中金融自由指数得分仅为30分,比平均分数48.5少了18.5分。尽管自加入WTO以来,中国不断移除外资银行或民营资本进入金融市场的障碍,但管制仍然存在,外资或民营资本只占总资产的2%-5%。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要推进金融机构改革并非易事。特别是当前对经济改革方向仍存在较大分歧的背景下,政府在金融体制改革中如何作为或充当什么角色已引起各方关注。首当其冲就要思考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界定政府与银行的边界,哪些是银行的权利,哪些是政府可以干预或调节的,政府要“有所为有所不为”。二是不同银行主体之间公平竞争的问题,其核心是反垄断,以及政府不能既做裁判员又做运动员。三是谁来监管监管者?好的金融体制必须建立在法治的市场经济体系下,个人、银行和政府(监管者)都必须受法的规制。

    必须强调的是,没有改革的大魄力,银行垄断破不了。这个大魄力当然是政府应当具备的,否则,银行垄断不仅破不了,而且还会愈演愈烈。要进行金融体制改革,更重要的是政府要先行。政府自身的改革,已经成为当前改革的核心。虽然这是社会共识,但推进起来却是前所未有地困难,甚至可能在利益裹挟之下出现退步,因为它要求政府放弃手中过大的权力,把权力交还给市场。如果这个问题不能妥善解决,中国金融体制怎么改革恐怕都难见起色,更谈不上打破银行垄断了。(邱林)

 

    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正式开放网友投稿,原创经济时评可发至cepl#mail.ce.cn(#改为@)。详见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评论:

 

    建立新型监管框架 治理银行业“虚胖”

 

    马光远:中国银行业打破垄断正当其时

 

    以“剥笋”之法解决银行垄断问题

(责任编辑:李焱)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