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是资产扩张下的银行盈利创新高,一面却是不良贷款率上升风险凸显,中国银行业的“虚胖”体质不能不令人担忧。如何构筑金融风险防火墙,加强新型审慎监管已是当务之急。
近来有关银行业是否暴利引发各方激辩和“口水战”,银行是不是暴利行业要靠数据说话。中国银监会最新统计显示,2011年全年,中国银行业净利润首破万亿大关,达到10412亿元,较2010年的7637亿元增长了36.33%。再打开2011年上市银行的年报,交出的业绩答卷也不错:工行、建行、中行、农行、交行共实现净利润6745亿元,同比增长25%,也就是说一年365天平均每天净赚18.48亿元,人均利润超过50万元,这远远超过了其他垄断行业的利润水平。
然而,中国银行业高盈利成绩下同样蕴藏着隐忧,并显露出资产质量早期恶化的信号。2011年四季度,银行业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环比双升,这是2005年四季度以来的中国银行业首次出现不良双升。
分机构看,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农商行的不良贷款余额均出现了上升。银监会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四季度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商行、农商行的不良余额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上升,季度环比分别新增117亿元、32亿元、9亿元、44亿元。其中农商行上升幅度最大,达14.8%;其次是股份制银行6%;其他已披露年报的7家上市银行中,深发展、浦发、民生、兴业等普遍出现了比大型商业银行更大的资产质量隐忧。
此外,银行2011年末不良贷款为4279亿元,较2011年3季度上升201亿元,其中次级类贷款上升189亿元,可疑类贷款上升16亿元。不良贷款率环比上升0.1%至1.0%,经济波动对于银行资产质量的影响开始显现。与此同时,2011年末商业银行贷款损失准备金余额为1.19万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461亿元;拨备覆盖率继续提高到278.1%,比上年末提高60.4个百分点;商业银行的贷款拨备率为2.7%,比上年末提高0.21个百分点。
这些年来,随着全球金融自由化以及中国“金融深化”以及“金融脱媒”的快速发展,中国的“金融生态”和金融结构正在发生改变,银行可自由运用资金比率下降,银行表外业务大幅增长,并形成所谓的“影子银行体系”。由于影子银行游离于监管之外,很多银行将贷款转成被依托公司打包的金融产品,这些被轻度监管的信托公司再将资金投资于实物、基础设施、金融工具和高风险高回报的领域,比如股票市场、房地产等,并通过资产抵押以及股权持有等方式将更多主体联系在一起。
然而,眼下受地方政府平台贷款质量波动、房地产贷款质量波动等因素影响,部分银行拨备压力逐渐增大,资产质量波动反过来又影响银行的利润留存能力。在外部筹资环境不宽松的情况下,部分银行短期内无法筹到必需的资本数额。根据已公布数据,我们按照6.2万亿元来预计平台类贷款,2012年二季度开始,平台类贷款将进入集中清偿期,预计本年到期需要清偿的平台贷款占比20%左右,集中风险敞口将达到1.24万亿元。因此,未来银行的资产负债表状况并不容乐观。
传统的解决不良贷款的方案可以简称为“增长解决方案”,即通过贷款的增加来减少银行不良贷款的占比,但“增长解决方案”必须有两个前提:一是新增不良贷款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二是需要有一个快速增长的经济环境。然而,从经济周期的角度看,银行业所滋生高利润的宏观格局正在发生重大改变。中国正在告别两位数的增长,经济增长减速,从高速增长进入中低速运行。经济繁荣退潮之后,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恶化将会在未来几年内进一步显现。
可见,依靠信贷放松改善资产负债表状况并非长久之计。如果信贷继续放松,将会改善一些企业的短期还款能力,即用新款还旧款。如此一来,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在近期内会下降,但一旦放贷停止,对不良贷款率的负面影响终究会显现出来。由于杠杆比率过高是金融机构出现较大风险的根源之一,表内大量转出表外。因此,解决银行不良贷款当务之急是控制增量,降低杠杆率,实施杠杆率监管。
我国金融体系仍然存在“病灶”,一遇到风吹草动,风险就会暴露出来。因此,金融当局需要从宏观审慎监管的角度,将银行系统的风险与货币政策、金融监管、微观治理和金融对外开放政策(汇率、资本账户开放、全球资本流动、货币的国际化等)综合起来考虑,建立新型监管框架,切实提高防范和应对风险冲击的能力。
(责任编辑:武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