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皮鞋奶”背后的食品安全信任危机

2012年04月12日 14:07   来源:中国经济网   

    新闻背景:

 

    10日,央视主播赵普发微博称:“来自调查记者短信:不要再吃老酸奶(固体形态)和果冻了。尤其是孩子,内幕很可怕,不细说”。随后,媒体人朱文强发微博进一步揭秘:“央视一哥们说,以后别吃果冻和酸奶,问为啥,他比喻说,哪天你扔了双破皮鞋,转眼就进你们肚子了”。

 

 

    揭秘“皮革奶”不能只吊胃口不负责

    寥寥数语,未经证实,却在酸奶和果冻行业掀起了轩然大波,民众们也因此如惊弓之鸟,惶惶不可终日。这消息是真是假?如果是真,哪个公司生产的酸奶和果冻是用皮革做出的?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吃了以后对人体的危害到底有多大?诸多网民关注的问题,由于得不到两位微博当事人的进一步解释和官方权威的证实,“皮革奶”一事更加充满了神秘诡异的色彩。

    老酸奶传闻”需人接棒

    现在,老酸奶事件几乎陷入口水中,根本就不知道真相是什么、在哪里。正名的声音越来越大,几乎已经掩盖了质疑声。此时,“旧皮鞋做老酸奶”需要有人接棒,明明白白告诉公众真相。

    必须彻底揭开“皮鞋变果冻”的真相

    “皮鞋变果冻”究竟是真是假?是个别不法分子所为,抑或根本就是子虚乌有?对于民众来说,“喝掉几杯果冻和酸奶,拉出一双皮鞋”是令人心寒的调侃,“退居田园,自耕自足”也不过是万般无奈下的自嘲,我们仍然寄希望于“吃得放心”的承诺兑现;对于企业来说,如果真因为一则真假莫辨的小道消息而集体中枪倒下,那只能说是极大的悲哀。

    追问皮鞋奶真相绕不开的三个问号

    正如有评论人指出,这一网络事件是个“编外315”,因为出自央视名主持赵普的微博,又有媒体人“朱文强”佐证,更指其原本今年315晚会重头,让人由不得不相信,也不能不恶心加担心,进而更期待真相大白。而要做到这一点,无疑必须解开三大疑团:破皮鞋制明胶做果冻老酸奶的内幕,到底是不是央视春晚原定的重头戏?到底是什么原因删除了这一“戏份”?如果报料微博不虚,虽然没有播出“备份”理应还在,能不能让其“重见天日”?

    中国经济网编后语:

 

    “豆浆精”一波未平,“老酸奶”一波又起。在频频曝光的食品安全问题面前,人们已然无动于衷,几乎全无犹豫地选择了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在本次“皮鞋老酸奶”曝光事件后,我们可以看到大量的企业专家积极进行“辟谣”和“科普”等弥补工作,结果却收效甚微。“成本差不多,企业没必要冒险”这种“纯利益”角度的解释,大概是能使民众从“坚信不疑”变为“将信将疑”的唯一理由。

    但是,“没有必要”并非“绝不可能”——从瘦肉精到塑化剂,从醋精“老陈醋”到“更新换代”地沟油,人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商人重利而轻德行。真正的事实永远“不能细说”,究竟要到什么时候,民众才能真正过上“吃得放心”的生活?

 

回顾:往期“经”点热评>>>

(责任编辑:白羽)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