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日:为发酵网络谣言的“温床”降降温

2012年04月01日 14:07   来源:中国经济网   

  新闻背景:

 

  记者从北京市公安局了解到,近期,有个别网民在互联网上特别是微博中编造、传播所谓“军车进京、北京出事”等谣言,产生了恶劣的社会影响。北京市公安机关迅速展开调查,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对在网上编造谣言的李某、唐某等6人依法予以拘留,对在网上传播相关谣言的其他人员进行了教育训诫。(3月31日新华网)

 


中国经济网:放纵谣言肆虐,不是太天真就是别有用心

    总会有人看不惯中国老百姓过好日子。中国进入互联网时代后,网络谣言隐匿在各个角落有目的地散布虚假信息,搞得中国互联网上乌烟瘴气,让人真假莫辨,是非难分。当人们质疑互联网上还有什么信息是真实的之时,造谣者和不明真相的网友用言论自由和社会进步的幌子支持、允许、鼓励谣言的传播,持有这样观点的人,不是太天真就是别有用心。

中国经济网:遏制网络谣言 网站应筑好“信息堤坝”

    网络世界并不虚拟,它也是现实社会的折射。网民素质参差不齐,很难要求所有网友对网络谣言都有很高的辨识力。因此,网站作为信息传播的平台,日常运营中在遏制网络谣言上理应有所作为。首先,最重要的应该是坚守媒体职责,遵循国家法律法规,不为一些未经证实的网络传闻打造声势;其次,应该提高网站人员对网络谣言的辨识力,养成良好的职业习惯;最后,寻求网站技术管理上的突破,加强对网站内容的甄别、检测。

是谁给了“谣言肆虐”的机会

    制止谣言的方法并不是让一些消息的莫名消失,这样反而会让谣言愈演愈烈。其实民众要的不是看不到谣言,而是想看到谣言如何被论证,这需要当事人来证明,权威部门去澄清,第一时间站出来与谣言对抗,这才是最应该做有的姿态,只有这样,我周围的朋友才不会被“这是真的么”而困扰,进而变成新一代的造谣者。

对造谣传谣者就该勇敢亮剑

    有哲人说过,“谣言是一只凭着推测、猜疑和臆度吹响的笛子。”“谣言会把人们所恐惧的敌方军力增加一倍,正像回声会把一句话化成两句话一样。”现实生活中,每个人也许都或多或少地遭遇过谣言。谣言形形色色,脸谱不一,有大有小,危害有轻有重,重者妖言惑众,引发人心惶惶,情绪动荡,甚至社会秩序遭遇沙尘暴般侵袭。等待谣言被证伪后,即便造谣者被惩罚,但危害已经显现。

用法律武器痛击网络谣言

    对于网络谣言不能听之任之,除了要求网民做到自律,不造谣,不传谣,及网站严格把关,共同维护网络秩序之外,更重要的要用法律的手段进行严厉打击,根据《治安处罚法》第二十五条,对散布谣言等扰乱公共秩序行为有罚款、拘留等治安处罚方面规定和《刑法》有关规定,对利用互联网造谣、诽谤或者发表、传播其他有害信息等行为构成犯罪的,追究其责任。以法制谣,决不手软,不能让造谣传谣者逍遥法外。

三剂良药治“网谣”

    网民要有“网德”。受围观心理、凑热闹习性以及网络虚拟性的影响,网民往往不自觉地信谣和传谣。网络也是一面镜子,网络的一言一行同样反映着人们的品行。尤其是随着互联网的日益普及,网民的网络素养也应当逐步提高,每个人都有“发言权”,但不可没有底线。首先,网民不要做网络“长舌妇”,没人喜欢“长舌妇”不说,网民的网络行为并非无迹可寻,随意传播虚假信息的网络推手因罪获刑的也不在少数。

不信谣不传谣也是一种美德

    想想看,西周时候的周幽王在敌军兵临城下之时,燃点烽火求诸侯相救,缘何诸侯冷眼旁观?只因周幽王曾为褒姒一笑“烽火戏诸侯”,失信于人!当成群结队的野狼汹涌而至,猎人悲哀惨呼“狼来了”之时,同伴因何无动于衷,恍若未闻?此亦因猎人曾多次假称“狼来了”戏弄同伴,失信同伴之故啊!

新闻网站如何避免“传谣伤身”

    此次多家网站涉及传播政治谣言,甚至连新浪、腾讯等这样的著名网站也没把握住,最主要的原因,是未能严格遵守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对所宣传的版面疏于管理。但是,相关从业人员新闻业务素质不强,没有树立起“新闻必须完全真实”的最基本铁律,一味想抢发“夺眼球”新闻以赢取所谓点击率,亦是“跌跤”的重要原因。所以,此次部分网站因涉谣被查处,对所有网站从业者都是一个教训。

铲除网络谣言还须加强主流文化建设

    谣言是一种信息,是社会的一面镜子,是某种社会诉求的“另类表达”,或者说是某种社会诉求得不到满足的“另类反抗”。如果治理网络谣言只是像打击毒品一样地严打,那么谣言的传播力会越强,并且会不断地有新谣言出现。据此,笔者认为网络谣言治理,除了政府、网站、网民、受害当事人都要熟练掌握、运用、遵守法律法规,担负起应有的责任,加强对网络发布渠道的监督和管制,完善对制造谣言、传播谣言的处罚制度,扎起更厚实的网络“篱笆”,警醒不理性的网民适时止步。

 

  中国经济网编后语:

 

  问题的产生不能归咎于单方面原因,网络谣言亦然。


  社交平台的过度开放、公众围观的从众心理、媒体报道的浮躁心态、舆论环境的嘈杂多元... ...共同搭建起网络谣言产生、发酵的温床。


  想要化解网络谣言对社会进步的伤害,就应考虑以上所有方面,依靠媒介手段、媒体机构、国内网民的团结发力,方能击到痛处,真正为发酵谣言的“温床”降温。

回顾:往期“经”点热评>>>

(责任编辑:王雅洁)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