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双宁:欧债危机啥时是个头?

2012年03月17日 06:56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唐双宁

  最近,在世人的焦虑和期盼中,欧洲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主权债务重组——希腊2000亿欧元债务置换,总算有了结果,希腊将如期获得第二批救助贷款,燃眉之急暂时得以解除。不过,该国的债务危机并未就此解决。

  根据《稳定与增长公约》规定,欧盟成员国必须将财政赤字和债务分别控制在国内生产总值的3%和60%以内,但实际上欧元区各国在这两项指标上频频违规。2008年以来,欧洲各国为应对危机又大规模扩张财政支出,赤字和债务进一步扩大,除北欧少数国家外,其他欧盟国家远远超过这两条“红线”,经济基础相对较弱的南欧诸国尤为严重。

  实际上,债务重组只能暂时缓解财政支出的流动性困难,无法恢复财政收支平衡。如果欧洲经济增长依旧乏力,各国继续享受超高福利的“民主红包”,财政收不抵支的矛盾就无法解决;如果欧元区继续实施统一的货币政策而各成员国继续维持差异化的财政政策,各国财政赤字就无法通过债务货币化的合法方式化解;如果欧盟不升格为正式的“欧罗巴国”,差异化的财政政策就无法解决;如果欧盟各国不是“死到临头”,也不会同意升格为“欧罗巴国”。因此,希腊危机远未过去,欧债危机远未结束。

  自2009年底国际三大评级机构下调希腊主权信用评级引爆欧债危机以来,形势不断升级和恶化。根据历史经验,欧债危机将分三个阶段展开。第一阶段是主权债务危机,最早是脆弱的“欧猪五国”率先陷入困境,五国中又以希腊最为凶险。今年初,标普公司宣布下调欧元区9个国家的主权信用评级,剥夺了法国、奥地利两国维持数十年的AAA评级,标志着欧债危机由欧洲边缘国家向核心国家蔓延。目前危机正步入第二阶段即银行业危机阶段,主权债务重组后作为债权人的银行业资产受损,盈利下滑,融资能力下降。第三阶段将是实体经济危机,欧洲银行业将不得不紧缩信贷投放并最终伤及实体经济。

  为了经济复苏大局,一向稳健的欧央行不得不长时间将基准利率维持在1%的低水平,并在今年2月底向欧元区银行体系提供超过5000 亿欧元的3年期低息贷款,希望以此促使商业银行更多地向实体经济放贷,提振濒临衰退的欧洲经济,还积极购买意大利、西班牙等欧元区国家债券,以降低这些国家的融资成本。尽管如此,在导致欧债危机的深层次矛盾未能彻底解决以前,欧洲各国的努力改变不了屡战屡败的命运,只能是在胶着状态中持续。

  (作者为本报特约评论员、中国光大集团董事长)

 

 

相关评论:

 

在欧债危机的前方 中欧应同舟共济

 

美国对欧债危机仍是隔空喊话

 

“欧债”危机本质是资本出走

(责任编辑:年巍)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