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地铁应当正视问责呼声

2012年02月24日 07:11   来源:羊城晚报   韩江子
    故障频发的广州地铁21日向公众道歉,称近一个月是广州地铁“有史以来故障最频密时段之一”,表态将“全面整改”。

    地铁通报说,近期故障有三大原因,一是属检查不到位造成的故障,二是偶发性故障,三是设备接近使用寿命期限的故障。解释有些专业,但还是承认设备有断痕、检查不到位,自己工作没有做到家。“全面整改”的回应颇为高调,但真不知道如何个“整改”法,市民伸长脖子等着,更希望今后不要老是“被临时停车”。

    通报说,个别部件造成故障,不会影响行车安全。但故障造成市民不便仅仅道歉行吗?上班迟到、商务迟到、赶不上火车甚至飞机所造成的损失,有谁来赔偿或者补偿?由于地铁故障造成的乘客生理不便和心理恐慌,也非一句道歉可以解决。积极地回应公众诉求,而不是拿底线的“行车安全”作为一种“合理”的解释,才是地铁应有的态度。如果等到影响了“行车安全”,事件就复杂得多了。

    地铁方在回应政协委员韩志鹏的“声讨”时,先是邀请韩志鹏视察故障现场,同时要求韩委员不能带媒体前往,结果韩志鹏深夜发微博质疑地铁方的诚意临时决定“爽约”,并准备发起“问责”。

    对于韩志鹏提出的启动“问责”一事,地铁方可别不当回事。按有关规定,问责发起的主体可以是上级领导,但别忘了,行政问责也是公众权利。如果地铁方不从根本上排查、解决问题,接下来还频频发生类似故障的话,或许问责还真的要来。当然,问责的目的不一定是要谁落台,而在于促进地铁方检讨、明确到底是怎样的责任,谁应该负责,并由此完善地铁的管理。

    故障与事故是两个不同的词语,但两者之间的距离到底有多远谁能说得准?上帝也恐怕无法操控自如。随着广州地铁里程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市民靠地铁出行,节假日地铁负荷更是沉重,但这些都不是地铁发生故障后可以免责的理由。在运量大增对电子和机械器材造成了巨大压力的情况下,地铁方完全应当作出预防性的部件更换,而不应当“性能不稳定”还继续服役。

    地铁方道歉认错了,知耻近乎勇,期待它说到做到,“牙齿当金使”,也拜托各位街坊各位网友,都来监督包括地铁在内的各个公共服务机构,你的声音你的质疑在舆论的平台上都可能得到回响,这也是一种“无权者的权力”。

(责任编辑:王雅洁)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