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坑民伤财叫“过度医疗”

2012年02月22日 09:46   来源:工人日报   林琳

  给一个患者装7个支架,拿上万元的回扣,医德沦丧的背后还是一个“利”字使然,一个小小的支架连接着医疗器械代表、医生、医院甚至医院主管部门等诸多人的灰色收入。如何打破业已形成的利益链条、遏制“过度医疗”的乱象,让“过度医疗”回归适度医疗,让医疗设备的比拼回归仁心仁术的竞争,让对患者“腰包”的关注回归对其病情和权益的重视,这无疑给有关部门提出了挑战

  为降低医院对药品收入的过度依赖,各地卫生主管部门结合新医改,推出了一些控制性措施。然而新华社记者近日调查发现,一些医院“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授意医生多开大型设备检查,如核磁共振、CT等。山东的一名心血管病人被放7个支架,血管成了“钢铁长城”。有专家称,“支架放3个以上就失去临床意义,放7个纯粹变成卖支架。”齐鲁医院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医生坦言,“每个支架,医生能拿到10%至15%的回扣”。

  心脏支架是心脏介入手术中常用的医疗器械,具有疏通动脉血管的作用。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发展,支架手术已经比较普遍。然而,普遍并不意味着可以滥用——1个心脏放7个支架,准备重建动脉啊?虽然公众对医学知识了解有限,但这个数字依然令人瞠目结舌,这究竟是在治病还是在毁心?是支架还是“支钱”?

  有一种治疗叫“过度医疗”,它小病大治、大病豪治。小小的感冒,可能按支气管炎治;吃几天药就好的病,至少让你输液一个疗程甚至更长;进了重症监护室,不花个几十万元别想出来;癌症患者生命不息,化疗不止……

  “过度医疗”隐患重重。首先,“过度医疗”是身体和健康不能承受之重。一些医疗检查比如照X光片、CT等,短时间内不能多次做,否则可能因辐射量过大对人体造成伤害;“是药三分毒”,吃三天药就能好,偏偏让患者吃一个星期甚至更长时间,说一点儿副作用没有,恐怕没人信;有些老年癌症患者已是晚期,动不动手术,做不做化疗,都是要小心权衡的,可在一些医生眼里,怎么花钱多怎么治。

  其次,“过度医疗”是医疗资源和资金不能承受之重。当“过度检查”成为一种新的牟利手段,一些医院恐怕会陷入拼设备的混战,投入大量的资金买入各种医疗器械,再将成本转嫁给前来治病的患者。

  再有,“过度医疗”是医患关系不能承受之重。时下一些地方的医患关系较为紧张,如果再有这么多患者被过度治疗,花了不少冤枉钱,医院和医生的公信力无疑更加低下。更值得警惕的是,当“过度医疗”、“大处方”成了常态,一些本来为患者着想,只适度开药、开小药的医生反而容易被质疑对患者不上心。“过度医疗”受追捧,适度治疗遭质疑,这样的医患关系无疑走入了畸形。

  遗憾的是,对“过度医疗”,患者及其家属几乎没有抗拒的能力。因为医学太专业了,医患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自己究竟得了什么病、该做哪些检查、吃哪种药、吃多少天可以治好,能不能治好,患者无法判断,医生在治疗过程中拥有较大的处置权。现实往往是,只要医生稍微把病情和后果说得严重些,有的患者家属就慌神了,主动表示“只要能治好,花多少钱都行”。有的医生乐得来个“顺水推舟”。

  给一个患者装7个支架,拿上万元的回扣,医德沦丧的背后还是一个“利”字使然,一个小小的支架连接着医疗器械代表、医生、医院甚至医院主管部门等诸多人的灰色收入。如何打破业已形成的利益链条、遏制“过度医疗”的乱象,让“过度医疗”回归适度医疗,让医疗设备的比拼回归仁心仁术的竞争,让对患者“腰包”的关注回归对其病情和权益的重视,这无疑给有关部门提出了挑战。

  正如专家所说,“如果一条鱼病了,是鱼的问题;如果一池子鱼病了,就是水的问题。”时下,各地正在积极推进医疗体制改革,只不过改革的过程中出现了“按下葫芦浮起瓢”的情况——要求降低“用药收入比重”,遏制以药养医,一些医院就提高“设备检查收入比重”,搞起了以设备养医。这对医疗卫生监管部门来说是一种警示,医疗体制改革要加快步伐,尽快弥补制度漏洞,让医院、医生尽快回归治病救人的本来定位。

(责任编辑:王雅洁)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