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选拔回归学术,“高官落选”才有意义

2011年12月11日 07:22   来源:红网   古洪庆

  12月8日,中国工程院公布54名新当选的院士名单,政府高官或曾经任职的高官全部落选。企业高管仅存3人当选。(12月9日《北京晨报》)

  没有学术上的建树,光有高管高官的背景,想以此为砝码去参选院士,看来是不行了。这是新一届工程院院士的诞生传递出了一个重要信号。在今年5月中国工程院公布的院士增选候选人名单中,不少央企高管和政府高官在列。工程管理学部44名候选人中,近一半来自央企和政府部门。在随后公布的第二轮名单中,44人中仅入选12人。但仍有部分高管高官进入工程管理学部第二轮名单。在12月8日公布的最终新增院士名单中,“硕果仅存”的企业人士有8人,其中企业高管只有3人,而政府高官或曾经任职的高官则完全不见了踪影。可以想见,不少人能进入候选名单中,靠的是权力的运作,并非学术成就。

  一直以来,在选院士过程中,候选人因政府高官和企业高管云集而饱受争议。就上一届新增的两院院士中,80%以上是高校或研究机构的现任官员,特别是工程院60岁以下新当选的院士,都有校长、院长、董事长等职务。所以,争议自然不是围绕着哪位院士候选人的学术成就有多高,发表的论文、领衔的课题或工程项目有多厉害而展开,频繁见诸于媒体的是助选拉票、泄密、材料不实(如拔高成就,或提交的材料不符合事实)、送礼、排挤他人、学术不端等“负面新闻”。从侧面观之,这些高管高官们完全把“院士”当成了“官本位”的目标。

  高管高官们敢于觊觎“院士”,深层次地说明了,我们的学术肌体从上而下、从外到内都存在着非常严重的问题。曾有调查称,近年中国的科研论文数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但是我们真有与这一名位相匹配的科研和创新能力吗?有多少学者真正为了研究而研究,为了证明自己的研究成果而发表论文的呢?就当前,学术生态不容乐观,甚至还有进一步恶化的可能。其根源在于,单位机构对学术的“量化考核”——只重数量,不重质量。这直接导致了学术的浮夸,而真正研究学术的学者却要坐“冷板凳”,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这是多么可怕的事!如果80岁的瑞典诗人托马斯·特兰斯特勒默生在我国,迄今也只写了163首诗,不要说问鼎诺贝尔文学奖,估计根本无法被一些所谓的学术机构认可。

  也许有人会质疑:既然学术氛围的如此浮夸,为什么很多人还对院士趋之若鹜?院士只是在其专业领域中做出突出成就的专家,在宣布院士增选结果的同时,新院士们也被提醒,“院士只是一个荣誉称号,并不是一种职称和职务……”但回归到现实中,他们因获得了学术上的权威认可,常常被邀请参加那些本学科领域以外的各类评审、鉴定、咨询和评奖等活动,俨然成了“万事通”,过高的、不适当的物质待遇、行政职务也自然而然地加到他们身上。可以说,有了院士这个“大盖帽”,也就拥有了一切。那些对学术“伪研究”、还喜欢披着专家外衣的高管高官,谁不想登上科学的高峰,谁不想加官晋爵?院士,就是最好的砝码!

  这次,高管高官只是习惯性地想挤进院士行列,可政府高官已全部落选工程院新增院士,是不是想表明此路已不通?果真如此,必将对遏制我学术腐败影响深远。但是,积重难返,我们能过于乐观吗?

  尊重学术规律,让学术的归学术,行政的归行政,希望这是一个开端。

 

 

相关评论:

让院士制度回归本来面目

 

不求院士名,但求学术正

 

院士名单再遭泄露,是巧合还是另有玄机

(责任编辑:年巍)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