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报:让院士制度回归本来面目

2011年12月11日 06:59   来源:羊城晚报   刘根勤

  这两天,有关院士增选的新闻很热门。

  作为科学界最高荣誉,中国工程院与中国科学院这“两院”院士的专业水准,外人难以置喙,但院士的产生机制是否科学公正,毫无疑问地属于公共话题。

  今年8月17日,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饶毅教授没有进入年度“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初步候选人名单”。同日,他发表了一篇“从今以后不候选中国科学院院士”的博客文章,引发公众对院士话题的热议。批评者顺理成章地将饶毅教授在《自然》、《科学》等世界级刊物上发表对中国科研机制的批评建议与他的“落选”联系起来。

  时隔3个多月,院士增选终局揭晓。有两个话题引人注目,都发生在中国工程院,这里今年有54名“新科”院士。一是颇具争议的“泄密门”。1个月前,已经有网友公布33位新院士的名单,其中32位“命中”。另一话题颇具正面价值,“政府高官或曾任高官”不见踪影,国企高管比例大幅降低,大学校长(包括副校长)增至三成,群体年龄持续降低。

  “泄密门”显然违反了制度伤及尊严,有关方面感到耻辱,称要彻底追查。中科院院长路甬祥教授一直表示:院士选举是严肃的事情,要经得起历史检验,只有让过程公开,才能使结果公正。但问题在于:院士增选真需要保密吗?

  这个问题不解决或不作出合理解答,院士制度的科学性与权威性就无从建立。因为,院士增选工作,理应属于科学界的事务,属于非利益性的荣衔,不是国家机密,不是组织人事,不是个人隐私,一切皆可见光。但一旦与国家、与政治、与特殊利益挂钩,必然“侯门一入深似海,从此萧郎是路人”。这里用“侯门”,十分巧合,因为两院的“行政级别”,都是“正部级”,院士也都享受“副部级待遇”,实际的“名利所得”几可比拟古之“封侯”。这样的制度背景下,奔竞者自然不绝于途穷形尽相,有关方面自然如临大敌,但在社会意识觉醒传播技术空前发达的今天,自然要遭遇尴尬颜面扫地。

  与政企“高官”绝缘,这是一大进步。联系之前饶毅教授的“不再参选”及相关事件,可以得出院士制度充分尊重舆论与努力调整自身的结论。这是令人欣慰的。毕竟,不少官员“能力”之强举世无双,看看厅级以上官员,研究生学历博士学位者比例绝大,但很少不是在职读书并依借某些“路径依赖”完成学业的,很少不是按照“政工师”模式打造的“专业”而得到“学位”的,更不用说较起真来看看他们的论文写的什么题目。正因如此,直接催生了那么多的“学术打假”产业。“官场之士”染指“院士”也非新鲜事,只不过现在众目睽睽,羞耻之心尚未完全泯灭,有所收敛。

  即使这样,也并非无懈可击。比如“大学校长占到三成”这一信息就值得玩味。按照现行体制,大学校长正职“级别”在副部与正厅之间,亦属“官场之士”。以“官场之士”身份角逐院士,已经不仅仅是实力比拼那么简单了。

  院士制度历史悠久,创始者为法国。1928年,中国建立中央研究院,蔡元培先生担任院长。1948年实行院士制度,文理兼备,德高望重。1949年后中国科学院建立,实行学部委员制,照搬苏联模式,实行以来,制度流变弊端渐显,有识之士也穷极思变,如人大的顾海兵教授牵头成立课题组,从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相应机构经验教训的角度,探寻中国院士制度的不足和改革趋势。

  相关研究的方法方式我们拭目以待。但方向却不言自明,那就是让科学回归科学,让行业协会回归民间,让院士回归荣誉! (作者为中山大学传媒学者)

(责任编辑:年巍)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