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代无大学生”是另类的“底层互害”

2011年10月31日 06:56   来源:燕赵晚报   苗蛮子

  28日,中国人民大学公布该校的自主招生政策:将在2012年自主选拔录取招生考试中实行“校长直通车计划”和“圆梦计划”。其中,“圆梦计划”要求被推荐的考生平时成绩排名为所在中学的前10%,且家庭中三代之内无大学生的农村户籍学生。(10月30日《广州日报》)

  由于城乡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竞争不公平以及经济因素,农村寒门子弟越来越难以进入高校尤其是名校,“寒门难出贵子”现象不断加剧。人大的“圆梦计划”,意图给家境贫寒的农村学生开辟一条绿色通道,借此提高这一“弱势群体”的录取率,此举无疑意义卓然,值得称赞。

  然而,其中所谓“三代之内无大学生”的规定,令人错愕。这一规定,不仅毫无根据可言,其荒诞一览无余,且不具有可操作性。该项措施的制定者或许认为,三代之内有人上过大学的农村家庭,就已脱贫致富,他们的后代上大学就不再是难事。如果是这样,显然是“屁股决定脑袋”的想当然。世界上恐怕没有谁能保证上了大学,就能脱贫致富。事实上,很多农村家庭即便“三代之内有大学生”,也无改于其弱势本质。

  应当明确,虽然父辈有人上过大学,但并不能剥夺后辈中依然上不起大学的优秀农村学子享有优惠政策的权利。否则,就是对这一群体的歧视和伤害。

  如果说人大的“圆梦计划”有利于消弭城乡教育鸿沟,那么,所谓“三代无大学生”,则是在农村教育内部人为制造一种教育不公。或者说,这是在农村学生——底层弱势者之间制造摩擦。如此做法,俨然当年土改时“贫下中农”的阶级意识复活。“三代无大学生”的家庭又红又专,反之则属“黑五类”。

  不过,人大的这一规定,恐怕很难让那些“三代无大学生”的农村学子,产生如当年贫下中农那般的“优越感”,相反,很可能是一种心理负担,甚至是一种羞耻的标签。从这个意义上说,人大的这一规定,算得上是一种“底层互害”。

  “圆梦计划”的初衷既然是为了帮扶没有条件上大学的农村学子,就理应对符合这一条件的学生一视同仁。而在“条件”上另设门槛,人为制造“有的寒门子弟比其他寒门子弟更平等”的难堪景观,则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这不但不利于突破社会阶层固化,而且为其推波助澜。

 

 

 

相关评论:

 

“查三代选寒门”,如此“圆梦”令人忧

 

三代内无大学生:非公平方式射出的公平阳光

 

人大“圆梦计划”焉可标榜“出身论”

(责任编辑:年巍)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