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人民大学自主招生新政出台,2012年将推出“校长直通车计划”和“圆梦计划”,其中“圆梦计划”的对象是在县及县以下地区学校就读,学习成绩优秀或具有某方面培养潜能的应届农村生源高中毕业生,被推荐的考生原则上要求平时成绩排名为所在中学的前10%,且家庭中三代之内无大学生的农村户籍学生。对于最后一条,考生很纠结,觉得“家里有人上过大学也成坏事儿了”。(《郑州晚报》10月29日)
一直以来社会上都对“寒门出贵子”备受推崇,一个身边典型可以辐射很远,鼓舞好几代人,可是现实生活中,贫困家庭特别是农村孩子难上大学,尤其是难上好大学,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大学是接受教育的场所,大门是向每个人敞开的,农村教育先天条件不足,农村孩子要想考上好大学,需要付出的努力和心血将会更多,再加上当前教育资源分配不能做到均衡,以及虽然不多但确实存在的招生内幕等问题,在正常的竞争环境下,“寒门出贵子”几乎成了一种奢望,基于这个原因,重点大学在进行自主招生的时候向农村孩子倾斜,尽最大的能力去帮助他们圆梦,让“寒门学子”从这条“绿色通道”进入重点高校,这是农村学子之福,同时也是国家发展的需要。
既然是重点大学招生,就算是自主的,相关的条件也必不可少的,地域、户籍、学习成绩等等这些条件都没问题,农村学子他们所需要的只是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不过,既然招的是农村学子,干嘛带上“家庭中三代之内无大学生”这一条,不知道可不可以这样理解,查了学生家庭的三代受教育情况,证明三代之内没有出过大学生,说明这个家庭真的离大学教育很远,也就是一些人心目中的“纯寒门学子”,一旦录取了这些人,宣传效果之好是显而易见的,往大处说,说不定会带来许多农村家庭对教育的重新审视,让更多的农村家庭关注孩子的教育问题,从而推动农村教育的发展。往小处说,被录取的学生是个莫大的荣幸,对学校来说也算是一个了不起的“功德”,可谓是皆大欢喜。
在农村,三代人之中没有出过大学生的家庭肯定是有的,但这种情况只反映出农村教育的一个片面,录取了这类学子,未必能起到激励的作用,事实上不管是哪里,还有很多农村家庭非常重视教育,尽最大的能力为国家培养出大学生,难道这些家庭的付出都错了吗,因为家里出过大学生,一些农村学生将不能搭上重点大学“圆梦”的列车,成为终身的遗憾,这对他们来说是不公平的,既然是面向农村学子的自主招生,是一个美丽的“圆梦计划”,那就不要人为地设置一些想当然的门槛,即使出发点是好的,可结果缺少让更多的人感觉到苦涩与忧虑。
(责任编辑:年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