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力思维下“一票难求”很难有解

2011年01月18日 06:28   来源:长江日报   周东飞
    春运何时告别“一票难求”?舆论连年追问,官员的说法也数历变化。2007年2月1日,铁道部发言人王勇平在发布会上说:“到2010年,一票难求的问题会得到解决。”而在2009年10月7日,王勇平接受中央台专访则称,到2012年,“一票难求”问题将较大改观。最新的说法来自铁道部副部长王志国,他在1月15日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到2015年“春运一票难求的情况将从根本上改观,或者说将成为历史。”(1月17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不难看到,开列时间表的逻辑支撑在于运力。官员认为2010年“一票难求”的问题会得到解决,理由在于“到2010年,发达的铁路网将初具规模,铁路运力有了极大发展”。同样,官员认为2015年“一票难求”将成为历史,理由也被归结为“十二五铁路的大建设、大发展”。按照这样的运力思维,铁路线长了就能够解决买票难的问题,2010年的承诺之所以落空,怕只能去抱怨铁路建得还不够长。事实果真如此吗?

    有一个似乎有说服力的数据,说中国当前的铁路总长度仅仅8万公里左右,人均还不到一根香烟的长度,因此春运“一票难求”的问题是无法避免的。就算我们能够毫无保留地接受上述看法,那么到2015年中国的铁路历程将达到12万公里,再算一下平均数,每个中国人所拥有的铁路长度也不过是一根加长的滤嘴香烟。几厘米的增长就能彻底改变中国的春运难题?近年来,铁路建设的投入力度不可谓不大,铁路里程的增长不可谓不快,但是它们对解决买票难的贡献,似乎很难让老百姓感受到。

    “一票难求”不是单纯的运力问题。例如不久之前,普通火车票晚点作废的规定引发了巨大争议,动车和高铁却不受这一规定的约束。民众对于“一票难求”的不满,也不完全是对铁路运力的不满,他们气愤的是自己排队一夜后被告知无票,而票贩子、黄牛党手中却总是握有大把票源。这些,靠增加铁路里程能解决吗?

    “一票难求”是资源稀缺问题,更是资源稀缺背景下如何公平分配资源的问题。如果中国铁路的运力真的达到了轻松应对春运人流量的状态,我不知道在非春运的时间里,如此巨大的运能将如何消化。因此,单纯的运力思维之下,“一票难求”问题很难有解,一切时间表且姑妄听之。

(责任编辑:年巍)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