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金牌至上遇到应试教育

2010年12月03日 08:42   来源:新民晚报   杨明

  亚运会期间,新华社记者杨明一篇《一骑绝尘引发的思考》,再度掀起人们对举国体制的争议与反思。近日,新华社旗下的《国际先驱导报》更是推出专题报道,对此进行全面盘点。报道称,当中国公众对金牌争来的面子不再兴奋之际,中国体育又一次走在了十字路口。

  中国体育是否走到了十字路口,姑且不论。但在“金牌总量世界第一、亚运会绝对第一”的大背景下,国民体质令人堪忧的状况,却真的到了一个必须改变的关口。数据显示,中国有1.6亿人是高血压、1.6亿人高血脂,有2亿人超重或肥胖。有人戏称,如果召开各国国民体质奥运会和亚运会的话,我们的奖牌榜可就惨淡了。

  倾举国之力搞竞技体育,这就像政府热衷于追求GDP。经济总量的增长并不代表着人均收入的提高;同样,金牌拿得再多,也并不意味着一个国家的国民体质就到了相当的水平。

  令人担忧的是,就算从现在开始淡化金牌意识,将目光更多盯住全民健身运动,国民体质一时恐怕也难以有很大改善。据今年初公布的一项国民体质报告:较之2000年,我国青少年肥胖率增长近50%,城市男学生四分之一为胖墩儿;青少年近视率从20%增长到31%。这些数据真实呈现了我国青少年体质不断滑坡的惊人现状。

  青少年体质的下降与学校的体育运动不能满足需要有关,而学校体育之所以没有得到充分重视,一方面在于金牌至上观念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却与应试教育息息相关。具体而言,金牌至上遮蔽了大众体育的重要性,影响了全民健身运动的正常发展,而应试教育体制则干脆剥夺了本该属于孩子们的体育健身时间和空间。

  一项调查显示,我国60%以上学生的居住环境不具备进行体育运动的条件;在休息和节假日的空闲时间,出去运动的不足30%。日本青少年研究所曾经对中日美三国初、高中学生课外体育活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也表明: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初中生,中国为8%,日本为65.4%,美国为62.8%;高中生中国为10.5%,日本为34.5%,美国为53.3%。可见,应试教育束缚了学生的心灵,压抑了青少年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还绑住了他们的身体。

  当金牌至上遇上应试教育,二者合力搭起高墙,将青少年困于其内,使之日渐委顿,他们的身体素质怎么可能好得起来?

  赢了金牌不能输了体质。要提高青少年的身体素质,除了改变体育事业发展思维,扭转金牌至上观念外,还应尽快破除应试教育之弊,将青少年从繁重的课业负担中解放出来。这样的话,孩子们才能有时间和心情去充分享受体育之美,而不至于连参加体育活动都是为了拿奖,以便获取高考加分。

(责任编辑:胡可璐)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