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世界读懂中国政治的姿态与情怀

2010年03月14日 13:10   来源:中国网   邓海建
    3月13日,2010年全国两会正式落下帷幕。为期12天的两会,代表委员们肩负人民的重托,集思广益,既就房价、股市、医改、就业、养老等民生热点问题畅所欲言,更从经济社会发展层面对中国未来的跨越发展献计献策。正如媒体所言,中国的“两会”不是政治制度的装饰品,而是探寻政治经济发展趋势的窗口,是了解中国社会各阶层利益诉求的信息渠道,是把握中国政府制定政策所依据的社会基础的准确扫描。

    从政治的视角来看,当下的中国虽正处于各种社会矛盾的凸显期,却也处在宝贵的战略机遇期。当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促使世界反思西方民主政治“内在的、无法克服的”内在矛盾时,当中国的政治体制在应对危机中显现出超然的优越性时,我们对中国民主的判断当更清晰而客观。

    一方面,中国民主政治历经60余年、尤其是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与举世瞩目的经济建设一样,进步与成绩有目共睹,政治体制改革从上层建筑方面极大地适应并促进了经济基础的发展。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社会意识形态更为成熟理性,法治、民主、权利、公平、正义等观念成为公民社会的共识;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向纵深发展,社会问题更多地寻求法治框架内解决,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法治内里的契约精神得以普及;民主制度不断完善,党内民主、人民民主、社会民主、基层民主迅猛发展;监督机制日益多元,对公权的监督更为严密,贪腐寻租等行为逐渐成本显性化;国家根本政治制度人大制,政党制度,以及行政、司法制度更为扎实有效,推进了民主的程序化、规范化、制度化;新型公民政治文化土壤正在培厚,理性宽容、文明有序成为公民政治参与的基本路径。

    另一方面,我们已然清醒地认识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毕竟还处于青年时期,相较于西方民主漫长的形式历史,相较于传统封建专制的深远影响,当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依然面临很多挑战。中国政治文明的进程始终处于两种话语体系的背景下:一是主权国家话语体系,这是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独立性和正当性的基础;一是世界主义、共产主义和全球化的话题体系,这是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呼应和观照的命题。公众注意到,在近日中国领导人的讲话中,提及最多的字眼就是“转变”。

    中国需要快速转变的当然不只是经济发展方式,因为任何经济社会改革必然是全面的配套的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是无可规避、也不需要回避的课题。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说:“我们的改革是全面的改革,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以及其他各领域的改革。没有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和现代化建设就不可能成功。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切实保障人民当家做主的民主权利,特别是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这一论断引发国际社会的强烈关注,它释放出一个明确的信号:中国执政党和政府开始从更高层面、更高目标、更科学的发展观上解读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新征程。

    关于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春风,这些年公众其实已经能感触到某些预热。即便从近年的全国两会观之,官民之间的良性互动多了,真话多了、、辩论多了、批评多了,与民主和权利相关的气息越来越浓了,最直接的感觉就是:群众离政治不那么远了。越来越近的中国政治文明离不开政治体制改革,邓小平曾指出,“民主是我们的目标”,中国领导层也多次表示,要大胆借鉴包括政治文明在内的人类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可以肯定的是,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民主、开放、公开,必然成为公共政治生活的主旋律——且这种旋律必然日益“有案可稽”、“有迹可循”。

    然而,不管怎么改,中国政治体制改革显然不可能脱离中国国情。原苏联东欧的改革史证明,政治改革不能激进,更不能照搬照抄西方的“民主形式”。中国民主政治发展是一个关系到经济社会稳定的宏观命题,关涉制度、政策、法律、民主、权利、社会、文化、国际等多种要素,政治文明的进程既要关注民生,也要关切国家和民族的命运。

    在全世界开始关注“中国模式”的时候,我们政治体制改革的号角早已吹响,只要在党的领导下,立足中国国情,坚持科学改革观,依法有序地稳步推进,中国政治文明必然会成为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并驾齐驱的新亮点,世界也必将越来越读懂中国政治的姿势与情怀。

(责任编辑:年巍)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