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评论频道 > 经济眼 > 正文
中经搜索

淘汰白炽灯不一定“节能减排”

2011年11月06日 06:56   来源:羊城晚报   张贵峰

  记者获悉,国家发改委、商务部等部门联合印发了公告,决定按照功率大小分五个阶段逐步禁止进口和销售普通照明白炽灯。2012年10月1日起禁止进口和销售100瓦及以上普通照明白炽灯。(据人民网11月4日)

  逐步禁售直至最终彻底淘汰白炽灯,是一个必然趋势。从理论上说,它不仅对于个人、家庭具有明显的节俭、省钱价值,而且对于整个社会也具有十分显著的节能减排效果。但与此同时,推广和普及节能灯以取代白炽灯,并不是一个简单地将后者“一汰了之”的事情,尤其是在目前我国的特殊国情现实下,对于白炽灯,“一汰了之”不应该是事情的全部,除此之外,还需更多进一步的全面政策配套。

  比如,不断改进和提升节能灯质量,使之成为真正名副其实的政策配套。通过财政补贴等各种手段推广和普及节能灯,在我国已有不算短的时间了,但为何在我国市场上,传统白炽灯仍然没有被更具节能优势的节能灯彻底取代呢?除了白炽灯的价格优势之外,更主要原因恐怕还在于节能灯自身缺乏足够的吸引力———许多现实市场中的节能灯由于质量不高,其理论上的节能价值(相比白炽灯的高能效、高寿命),事实上并没有真正充分体现出来。

  据国家工商总局此前公布的数据,我国节能灯合格率不到四成,在一些省份,节能灯的合格率甚至不到20%。而不久前,北京市消费者协会公布的试验报告也显示,在对北京、上海等7省市的33家企业的节能灯抽检中,“有超过两成的节能灯达不到节能效果,超过七成的节能灯功率实测指标不达标”。众多打着“节能”旗号的产品,“非但不节能,反而还特别耗电”。

  除了质量配套,另一项更为重要的政策配套还有:消除节能灯巨大污染隐患的配套。众所周知,虽然相比白炽灯,节能灯的节能减排效果和环保价值有目共睹,但其潜在的污染隐患、生态风险,同样不容小视。研究显示,1只普通节能灯的含汞量约5毫克,渗入地下后即可造成1800吨水受污染。同时,由于汞的沸点低,常温下即可蒸发,废弃的节能灯管破碎后,瞬时可使周围空气中的汞浓度超标上百倍。然而,面对节能灯的这种巨大污染隐患,目前“我国对废旧节能灯的回收体系还处于空白”,另一方面,对于废弃节能灯,绝大多数市民的处理方式也是“一扔了之”。

  在这种配套严重不到位的情况下,仅仅单方面地淘汰白炽灯,追求“一汰了之”的表面眼前效果,显然并不可取,甚至可能会产生完全适得其反、得不偿失的环保后果———“节能减排”的目的或许是达到了,却换来了更为严重、恶劣的汞污染。

 

 

相关评论:

 

节能灯推广应用市场之手而非行政之力

 

淘汰白炽灯需制度配套

 

淘汰白炽灯需做“加减法”

(责任编辑:年巍)

分享到:
商务进行时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观察家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