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杂志和清华大学媒介调查实验室日前发布《2010~2011消费者食品安全信心报告》。该报告内容显示,近七成人对中国的食品安全状况感到“没有安全感”,其中膨化及油炸食品是最不放心的食品种类,而吃到病死牲畜肉则是最担心的食品安全问题。(1月2日《济南时报》)
我们的食物为什么普遍存在安全隐患?此次调查报告中,受访者倾向于认为,食品企业和生产者个人丧失道德底线以及“政府监管不力”是重要原因。宏观来看,在食品消费的整个流程中,只有三方角色:供应方(生产者、销售者)、消费方、监管方。供应方唯利是图,不顾及道德底线地去掺假、造假,当然是祸患的根源;而监管的疏漏,导致有毒、有害食品混上餐桌,自然有负为消费者安全把关的重任。
解决任何重大问题,从来都不是埋怨和批评能够达成的。停留在对供应方的道德评判、对监管方的职责评判上,于消除食品安全隐患没有实用价值。确保我们的食物远离毒害物质,必须从严密制度建设入手。
从制度上保证,首先是有毒有害的食物不再被生产、被销售,其次是被生产、被销售的有毒有害食物无法流入市场,最后是所有有毒有害食物供应方都将遭受重罚和严惩。而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个核心的问题需要及早解决,那就是农业生产“小农化”的问题。农业生产,是食品产业的第一道“工序”,第一道关失守,食品安全防线自然不攻自破。
我国当前的农业生产,主要还是由数亿农民“散兵游勇”式地完成,技术含量低、农业组织化程度低、市场化程度低、经济效益低。小农生产方式的普遍存在,带来两重隐患:其一,单家独户的小规模、散乱的农业生产,导致农业生产的主流力量无心、无力确保农产品的安全系数;其二,对有毒有害的农产品及其深加工食品,要追查和处理其生产者、销售者责任,要责令其生产者、销售者对消费者给予赔偿,而没有执照、没有品牌、没有联系方式甚至没有发票的农民,叫监管者上哪儿去查、上哪儿去管?
食品安全形势已经如此紧迫,改变农民无心、无力进行绿色生产的局面,不能继续放任农民继续单打独斗。无论算经济账还是社会伦理账,地方政府、经济组织、相关企业都有义务去伸出援手,提供政策、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支持,通过农民自己成立合作社,或者由中介组织把农民统一“管”起来。希望更多的部门、组织和个人能够站出来,更希望有关方面能够出台相关法规和政策,以组织化程度封堵小农生产体系的漏洞,提高农业生产的安全系数,并最终找回我们每个人的饮食安全感。
(作者系媒体从业者)
(责任编辑:年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