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史上规模最大、规格最高、历时时间最长的为中小企业减负行动,从今年6月13日国务院成立减轻企业负担专项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开始,已进行了4个月。这次的大清查公布了中国企业17项最重负担排名,其中环保部门成负担最大来源。(10月12日《中国经济周刊》)
一边是让企业不堪重负的环保支出,一边是日益频发的企业环保事件,这不得不让人追问,企业环保支出到底起到什么作用?报道中列举,一份《环境影响评价书》费用就要12.73万元,其中监测费3.5万元、大纲编写费1.5万元、报告书编写费4.5万元、专家评审费1.5万元、评审会务费0.6万元、税费1.13万元,合计12.73万元。也就是说,除了监测费3.5万和环保沾边,余下的9.23万元没有一分钱是用在环境保护本身。庞大的行政支出占据了大部分环保费用,为环保而设置的专项收费变成了一些部门和人员创收的捷径,环保变成负担自然也就不避免。
但环保真不该成负担。持续且频繁发生的污染事故已经表明 ,我们现在的环保举措不是太严,而是太松。从松花江化工原料桶事件到大连新港输油管道爆炸,从紫金矿业的污染事故到福建清流化工气体泄露污染。8月,中国环保部发布环境监控数据显示,中国近 1/4的地表水处于污染状态,甚至不能作为工业用水。难以遏制的数以万计的大、中、小型造纸厂、水泥厂、化工厂等企业的污水正直接排放至江河。而石化企业为方便污水排放临水而居,似乎更成了利益、政绩、税收和GDP 诱惑下的常态选择。除了水体污染,工业生产中的土壤污染和大气污染等同样为全民诟病。
之所以环保费用会成为中小企业的沉重负担,却又没有达到治理效果,在于环保部门陷入了收钱就放行甚至放任的行政怪圈。这其中,制度漏洞已经成为各部门收钱创收的最大来源。收钱——罚钱,制度的设计不是围绕着如何保护环境本身,而是如何以环保的名义从企业那里收到更多的钱。企业自然乐得交钱排污,因为这点钱和利润相比九牛一毛。这种以收代管、以罚代管的制度设计,既给环保带来极大伤害,也给各地的招商环境带来挥之不去的积弊。
现在,减轻企业负担成了中央着力解决的事情,但如果搞不清负担真正的来源,而把环保本身视为了负担,那就极可能陷入错误的解决思路。我们的企业在环保上的支出不是太多,而是太少,只是这支出放错了地方,导致企业负担和治理效果不成正比。
(责任编辑:胡可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