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民生是重要着力点

——五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新跨越
2010年04月26日 09:55   来源:大连日报   本报评论员
    改善民生是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当前,我市正处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构建后危机时代发展模式,实现科学发展新跨越的关键时期。而越是在这个关键时期,就越要高度关注民生。唯有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经济发展才有持久的动力,社会进步才有牢固的基础;与此同时,要满足人民群众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就必须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见实效,从老百姓脸上看成效。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不断改善民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执政理念的具体体现。去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和冲击,市委、市政府把扩内需、保增长与调结构、惠民生有机结合起来,树立科学发展惠民生,贴近民生办实事,改善民生促和谐的理念,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让全市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事实证明,始终坚持把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改善民生状况和提高群众生活水平统筹全市各项工作,是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的重要前提,更是我们抵御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基本支撑点和法宝。

    实现科学发展新跨越,是显著增强城市综合实力的战略性举措,更是大连600万人民的殷切希望。目前,我市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与发达城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解决这个问题的唯一途径,就是实现经济跨越发展,用跨越发展显著提高城乡居民收入,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因此在城市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更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的关系。面对新形势,牢牢把握发展第一要义,坚持以扩大内需为突破口,在确保发展质量的基础上,优化发展结构,加快发展速度,努力积累更多的社会财富,为改善民生提供更多的发展成果,使发展的过程成为民生状况持续改善的过程;坚持培育新的消费热点,促进消费升级,把居民的消费潜力释放出来,为经济发展提供稳定持久的拉动力量,进而实现加快发展与改善民生的良性互动。

    在科学发展的新时期,我们不仅要妥善解决好事关人民群众现实利益的民生问题,还要建立、健全解决民生问题的长效机制。今年我市筹集资金50亿元,要为人民群众办好的15件实事,件件着眼于改善民生的长效机制。出台创业指导实施意见,加快创建国家级创业城市,建立中国(大连)创业者实训基地,以创业带动就业,将促进我市成为充分就业城市;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出台城镇无社会保障老年居民养老保障暂行办法和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实施办法,实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市级统筹,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失业保险和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待遇水平,将使整个城市的社会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落实城乡低保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出台城乡居民普惠性临时救助政策,启动城乡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建设三年规划,将使城乡社会救助体系进一步健全,实现社会救助全覆盖;加强中小套型、中低价位商品住房和创业租赁房建设,通过货币补贴方式安排经济适用房,对符合廉租住房条件的家庭实现应保尽保,将使住房保障体系更加完善。

    在科学发展的新时期,要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还要正确处理好近期目标与远期目标的关系。基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根据量力而行和尽力而为的原则,既要制定阶段性目标任务,抓紧、抓细、抓实民生基本问题和民生发展问题,打好攻坚战,使人民群众“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也要规划出长远蓝图,着眼辽宁沿海经济带上升为国家战略和我市全域城市化的要求,制定出改善民生的长远规划和目标,分步实施,使改善民生成为工作常态。

    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我们坚信,在实现科学发展新跨越的大连,百姓的钱包,将随着城市发展实力的壮大不断地鼓起来。百姓在加快转变中展现的一张张笑脸,将成为“幸福、尊严”的最好诠释。

(责任编辑:侯彦方)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