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青年报报道,近日广东省深圳市在保障性住房上的一项举措引发热议:有关部门提交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的《深圳市2010年政府投资项目预安排计划表》中,为吸引海归等高级人才,安排了9亿元的专项资金用于购置包括“深福保、华达园、首地容御”等6个项目共计4000余套住宅做保障性住房。其中,正在热销、均价超过3万元/平方米的“首地容御”成为引发关注的焦点。
何谓政府保障房,其实根本不存在概念上的模糊性,当然只能是指政府为低收入人群提供的公益性住房。可是,深圳采购如此高价的豪华保障房,而且是为了提供给海归等高级人才,显然是混淆了保障房的概念,用本来就非常有限的保障房资金做吸引人才的分外之事,拿本来应用于救济穷人的钱来给特定群体埋单,是慷穷人之慨。
在全国范围内,不断出现开豪车住保障房、拥有多套房子的人住保障房等新闻,保障房建设进度本身就慢,数量差距与预期目标较大,加之分配又不够公平不够透明,保障房需求显然远远未能得到满足。那么,是否深圳保障房建设,已经做得很好很充分,以至于可以动用有限的保障房建设资金去满足吸引人才之需呢?事实情况是,截至去年底,对比当地“十一五”(2006-2010)规划所提出的“14万套、770万平方米”的建设目标,还有2万多套的差距,住建部门负责人用了“工作形势非常严峻、任务非常繁重”来形容。在这样的情况下,此举不仅有违保障房制度的本意,更有违公共资源的分配正义。
最近,深圳保障房分配的公平性饱受舆论质疑,不少人家庭财产申报为“0”却举家住在豪宅;市区通过初审者有的竟是关外科技企业的企业主,身价不菲,孩子就读于贵族学校;还有的申请者是执业律师,从业资历深厚,在深圳华强北高档写字楼内律师事务所工作……现在想来,我们不得不怀疑:这究竟只是因为保障房审查制度有问题,还是吸引人才从来就是当地保障房的一项重要目标?
值得一议的是,深圳之所以要购置豪华保障房,显然也是因为看到了高房价是吸引人才的不利因素,问题是解决的方法却不得当。为高级人才采购豪华保障房,反而是对高企楼市的再次托举,只会越发助推房价并越发吓阻人才流入。真正要提升地方的人才竞争力,将房价稳定在一个合理的水平至关重要,而不是一边切掉保障房蛋糕,一边有意无意地助推房价上涨。
(责任编辑:李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