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关失守 建筑折寿

2010年04月07日 07:17   来源:京华时报    王石川
    据报道,在第六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上,住建部副部长仇保兴称,我国是世界上每年新建建筑量最大的国家,每年20亿平方米新建面积,相当于消耗了全世界40%的水泥和钢材,而只能持续25-30年。现在政府号召房地产开发企业提高建筑质量,将目前30年的建筑平均寿命延长至100年。

    《民用建筑设计通则》明确规定,重要建筑和高层建筑主体结构的耐久年限为100年,一般性建筑为50—100年。建筑寿命的严重缩水,不仅意味着巨大浪费,还意味着《民用建筑设计通则》的惨淡失守。一座建筑的价值底线也许不在于是否美轮美奂,而在于是否坚固耐用。对于一般建筑来说,长命数百岁也许是一种奢望,但达到《民用建筑设计通则》要求的50—100年则是必须。当越来越多的国内建筑短寿时,不能不让人叩问和警惕。

    一般来说,建筑短寿有两大原因。一是建筑质量粗劣,先天缺陷,必然体弱多病,行之不远,比如有的建筑是豆腐渣工程,近年来广为人知的“楼歪歪”“楼脆脆”等即是明证。二是拗不过权力之手的“谋杀”,比如福州市一所完工不久的现代化小学,因被政府纳入新规划的CBD范围而面临拆迁。不管哪种原因,都不是人们希望看到的,建筑短命既造成浪费又生成大量垃圾,此外对于一些商品房而言,建筑短命还会造成“权证在、物业亡”,从而损害居民利益。

    减少乃至杜绝建筑短寿,需把好三道关。一是监督关。有学者指出,房屋作为一件成品,在建设过程中需要相当多的部门环环相扣才能完成。涉及到规划、设计、施工、建设和监理等相关部门,只要其中任何一个环节把关不严或敷衍了事,整个建筑质量就难以保证。

    二是民意关。有些地方热衷拆了建、建了拆,这是因为不仅能带来光鲜政绩,还能带来灰色收入。此外,一些官员决策独断,规划随意,被网友形象描述为“三拍”:一拍脑袋,就这么定;二拍胸脯,我负责;三拍大腿,又交学费了。还存在“规划跟着领导变”的现象,领导一换,立马重新规划,这就使得城市建筑难以长命。为此,权力运作须公开透明,城市规划须遵循民意。

    三是问责关。一些黑心开发商和“三拍”官员,造成建筑的巨大浪费后,为何能安然无恙,这跟一些职能部门监管不力有脱不开的干系。不加大问责力度,不让责任人付出应有的代价,就无法使责任人有所畏惧。

(责任编辑:年巍)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