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质论”是否又绑架了穷人

2010年01月07日 06:58   来源:西安晚报   陈方
    近日,《广州市保障性住房小区管理扣分办法(试行)》公开征求居民意见。除擅自将租住的住房转让、转租、出借、调换等6项严重违规行为一经违反,房屋即被收回等措施外,吐7次口香糖,也可能要收回保障房。    

    网民们激愤地表达立场:为什么一涉及素质的时候,总是要和穷人联系在一起?

    一个文明的公民注重社会公德并不难,以扣分的方式制约一个公民的恶习也并不是坏事。只是,当这样的规定仅仅针对一个群体时,而且这个群体还是弱势群体时,敏感且脆弱的社会神经总是不免要被触动。

    很多时候,我们如果平心静气地掂量一下对待穷人的态度以及心理,不难发现,一些时候多多少少还是有着“施舍”的潜意识的。比如保障房,在管理部门的眼里,居住在保障房小区里对中低收入群体来说已经是一个不错的福利了,那么承担一些被管理的条件有什么不对吗?况且那些要求并没有什么过错。在管理者的潜意识里,居住在保障房里似乎不是低收入者应有的权利而是享受了一份额外的福利,所以在管理中不免有着居高临下的姿态。被管理者不是接受不了管理的内容,而是难以接受这种姿态。

    文明的规范并不能以剥夺弱者的生存权利为代价,这是必须谨记的常识。不过,在这场扣分办法引起的争论中,并不是“素质论”绑架了住保障房的穷人,而是社会情绪刺激了大众惯有的思维定式。所以,制定此规定者,还须做些沟通工作。
(责任编辑:年巍)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