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峰:强制绑架的“慈善”能捐出多少真诚?

2011年10月16日 06:00   来源:中国经济网   

    以真存慈,以诚致善!真正意义上的慈善,就是真诚助人。而被动的、甚至是强制摊派的“伪慈善”,只不过像手电筒的光束,即使按上开关,也是缺乏温暖的光亮。

    汉代贾谊讲:“恻隐怜人,谓之慈。”慈,是一种发自内心世界的爱,要有恻隐同情之心,将别人的痛苦当作自己的痛苦,将别人的危难当做自己的危难。而爱,是推己及人,“视天下无一物非我”,把别人当成像自己的同胞手足一样。只有发自本心的真诚慈善才能称得上是真慈真爱。

    爱是来自“真诚”的温暖,它凝聚着人心,汇聚着力量,受助者看到的不光是光明,更感受到温暖与热量。

    带有强制意义的“东莞慈善日”活动中,变味的“10元慈善月月捐”为什么会引起那么多争议呢?问题不在于10元的善款过不过分,其实这点钱也并不多,不会对市民构成太大的经济负担;但问题是这份月月捐出的“慈善”是被强制绑架的,是“命令”出来的,是带有计划和组织色彩的“行政募捐”。如此粗糙的,没有“心骨”搭建起来的道德高楼,即使建成,公共慈善的热情又能延续多长的寿命呢?

    此外,强制与虚伪的“慈善”是让我们离文明社会更近一步,抑或是更加遥远呢?

    东莞的强制“慈善”并不是当前慈善活动的单一特例,发“红头文件”强制募捐也不是东莞民政部门的首创,类似现象可以说是屡见不鲜,攀比如潮。这种变相伸手的“红头文件”很多都与“评先创优”等活动生硬搭接,其背后往往记挂着某些单位和单位、个人与个人、地方与地方之间的权益和名誉。普通捐赠者总是无奈地“被慈善”,也难免会对名目繁多的“慈善”心生厌恶之意。当人们对慈善产生心理上的反感,便戕害了出自内心自觉慈善的朴素意识,造成的结果与“慈善”的“利乐有情、大爱无疆”初衷是不是背道而驰呢?

    诚然,我国的慈善事业虽方兴未艾,却步履蹒跚,特别是在普及性上与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前些年的资料显示,我国人均年捐献款一度仅为0.92元,不足年人均GDP的0.02%,志愿服务参与率仅为全国人口的3%。造成这些状况的原因很多,比较突出的问题是:第一,丧失诚信,成为了慈善事业发展的绊脚石;第二,因为机制的缺失,强制性的“捆绑式慈善”和不断出现的“伪慈善”欺诈现象,并没有得到很好的约束和管理;第三,税法规定的“公益性捐赠”的免税政策无法真实落地,挫伤了企业界的慈善积极性。

    我们呼吁有关部门,还是放弃那种强制绑架的“伪慈善”吧,也不要把心思用在什么“另辟蹊径”的捐献救助名目上面。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一靠阳光,二靠社会人文体系的建设与提升。

    没有阳光的的慈善运作体系,缺乏透明与公开,就没有公信力和向心力;慈善文化其实是慈善最内核的东西,没有社会人文精神世界的涵养与提高,慈善事业也永远不会有生命力。(王振峰)

 

 

    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正式开放网友投稿,原创经济时评可发至cepl#mail.ce.cn(#改为@)。详见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评论:为什么对强捐有意见

 

     你有多少勇气抗拒变相的强捐

 

     “变相强捐”无异于饮鸩止渴

(责任编辑:王国信)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