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国家统计局公布8月份CPI数据。统计显示,2011年8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6.2%,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环比上涨0.3%。自2010年2月起,中国已经连续19个月负利率,而CPI数据8个月来首降。(9月9日中国经济网)
似乎是后劲不足,CPI在七月刷出新高之后开始出现走“下坡路”的迹象,这一趋势被一些敏锐的经济学家迅速扑捉到并赋予了积极意义。按照这一部分经济学家的说法,增速放缓意味着CPI上升的年内拐点已经出现,而未来物价涨势也将逐渐进入回落期。如果不出现“小概率事件”令9月CPI触及历史最高,年内CPI的峰值极有可能已经定格在7月份了。
CPI回落,与国家统计局前期预测大体符合,当然也是调控强力介入后的必然结果。虽然目前CPI仍处于高位运行,但总算出现些许“好苗头”,对于翘首以待的公众来说,也算是个好消息。不过,相对于媒体和经济学家们的高度热情,公众对于8月CPI数据的发布则显得“淡定”了许多,好不容易出现的物价增速减缓也并没有引来期望中的欢呼。
CPI增速好不容易减缓了,公众关心度却这么低,更难和“兴奋”搭上边,是何原因?当然,CPI本来就不是一个神秘的东西,也没有神奇的效果,它只是一种滞后的经济指标,它的统计学作用也是“仅供参考”而已,民众不甚关心似乎也有其道理。但在国内而言,CPI却没那么简单,它与国家经济政策、政府调控措施等直接联系,更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是一个反映国计民生的十分重要的数据。然而,即便是这样,人们对CPI的热情仍在一点点减少。
这很难用所谓的“回归理性”来解释。人们不再关心CPI,并不是因为已经脱离了“街谈巷议CPI”的阶段。或许,“物价不完全等同于CPI,CPI也并不仅仅反映物价”已为人所知,但在潜意识里,人们还是认为,物价等于CPI,CPI上升就是物价上涨了。经济学家说的“公众关心的其实是物价而不是CPI本身”就是这个意思。
但如此一来,问题就出现了——CPI会与人们的切身感受不太符合。而且,不管是由于统计时的技术原因还是人们的“理解偏差”,又或者是因为其他原因,这些数据在人们看来往往不够可信。与此同时,尽管CPI已经成为国家实施经济政策的重要依据,但现实中物价涨势的持续凶猛,让人很难对CPI数据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建立信心。各种因素交织之下,面对CPI数据的公布,人们“不再兴奋”也在情理之中。
对于政策制定者而言,下半年CPI和经济增速的回落之前已有预判,而上半年的宏观政策或将被继续施行,政策的重点将逐渐放在调整经济结构上。一阵喧嚣之后,归于平静或许是好事,但在面对公众希望物价“保持稳定,有所回落”的呼声上,政府还可以有更多作为。因为,“不再兴奋”也是公众的一次“用脚投票”,伤害的也许正是政府的公信力。
从经济学上来讲,CPI作为一种事后统计,指引宏观政策的效果并不明显,而且仅由行政部门来“垄断”统计工作也使数据的意义有些狭窄。一些专家早就说过,作为居民消费物价指数的CPI,并非只有国家统计局能统计,任何进行消费者实际生活情况研究的个人、机构,都可以进行统计和分析。而且,一些商业机构的统计水平还非常之高明,因为他们要以此数据牟利和回避商业风险,如汇丰银行自己专门统计的CPI和PPI。
对于政府部门而言,完善政策,加强调控的效果,并不是只有不断地“重拳出击”这一种方式,磨刀不误砍柴工,多倾听各方声音,采集广泛的真实的数据,也是工作的一部分。所谓“兼听则明”,相信这必然也会提高政策的力度和调控的精确度,成为提高效率、增强公信力的一个有效方法。(苏亦承)
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正式开放网友投稿,原创经济时评可发至cepl#mail.ce.cn(#改为@)。详见中国经济网评论频道征稿启事。
相关新闻:
8月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6.2%
相关评论:
如何才能有效化解CPI之簧的弹力?
(责任编辑:王雅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