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11日发布的4月份国民经济主要指标数据显示,4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5.3%,涨幅比3月份回落0.1个百分点。居民消费价格环比上涨0.1%。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上涨6.8%,涨幅比3月份回落0.5个百分点。
虽然按照有关方面的分析,4月份CPI上涨5.3%,58.5%来自于翘尾因素,只有41.5%是出自新涨价因素。也就是说,CPI的上涨势头已经得到初步遏制。但是,显然这种遏制的基础是不够牢固、不够坚实的。一方面,前几个月在CPI上涨中扮演重要角色的蔬菜价格,由于突然出现的产销不衔接和产地价格大幅跳水,环比下降了11.2%,从而带动了食品价格和居民消费品价格的下降。显然,这种现象只是暂时的,随着市场趋于稳定和蔬菜产大于销的现象得到改变,蔬菜价格仍然可能出现上涨,最终带动食品价格和CPI的上涨;另一方面,成本上升很快、上涨动力很强的其他居民消费品和生活必须品,在行政手段的强力干预下,上涨势头被暂时压制住了。如果成本上升的问题不能有效解决,价格上涨的压力就不能消除。一旦行政干预失去效力,价格就会迅速上涨,由此带动CPI的快速上涨。
更重要的,影响CPI的两大重要因素——流动性过于充足和输入型通货膨胀,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并没有明显改观的迹象。特别是输入型通胀,随时都可能对我国的价格控制形成新的冲击波。
而价格的持续上涨,又带来了两个方面的突出矛盾。一是CPI的高位运行,特别是食品价格一直保持两位数的上涨速度,严重影响了消费者的综合消费能力,抑制了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使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下降。这一点,从4月份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回落了0.3个百分点也可见一斑;二是PPI的高位上涨,不仅抑制了投资者的投资能力,也因为相同投资项目的投资额增加,使流通中的现金量增加,流动性更加充足,对物价形成内在冲击。
也正因为如此,CPI这根弹簧,虽然在各种手段的共同作用下,被暂时地摁住了,甚至上涨的幅度低于此前的高点。但是,在上弹压力没有化解、上涨的内在动力仍然十分强劲的情况下,任何因素的变化,都有可能形成新的反弹或上弹,进入新的上涨空间。
现在的问题的是,面对CPI的持续上涨,有关方面给出的办法,更多的是扬汤止沸,而非釜底抽薪,过度强调“控制”,而忽视了“化解”,“压”的措施很多,“引”的手段很少,形成表面不平静,内里更活跃的格局。
也许有人认为,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就是减少流动性的一种有效手段。从理论上讲,这确实是控制流动性的有效办法。问题在于,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紧缩的货币政策并没有对流动性产生多少实质性的影响。一方面,金融部门受自身利益的驱动,并没有严格执行管理层的规定和要求,而是以各种方式和手段,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池内损失池外补,明里暗里地投放资金。所谓的“影子银行”,就是金融部门不按政策执行的重要表现。也正因为如此,正规渠道的现金投放量少了,其他渠道的现金投放量却多了;另一方面,在间接融资明显控制的情况下,直接融资的闸门却被打开了,以企业债券等方式流入到流通领域的资金数大大增加。如果这些资金完全是流向实体经济,到也不是一件坏事。坏就坏在这些打着企业融资旗号的资金,很多仍然是被用到城市建设和各种非生产性建设项目中去了。而有关部门对这些资金的使用,也没有进行有效监管。
更重要的,在银行紧缩的情况下,民间金融、地下金融也越来越活跃。各种小额贷款公司、投资公司、典当公司等蜂拥而起,地下钱庄和地下金融活动转向地上,不仅使流通中的现金量大大增加,也给中小企业的发展留下了很多的隐患。
尤其需要引起重视的是,国际热钱也正在利用我国外贸企业经营状况不佳的机会,借助外贸企业的平台,流入到我国境内,伺机出手,牟取暴利。
我们担心,如果继续满足于对价格的“控制”,而非对影响价格因素的“化解”,以及对居民应对通货膨胀能力的增强,控物价、防通胀的效果将会大打折扣。而一旦真的出现恶性通货膨胀,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的负面影响也会十分巨大。
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化解各种不利因素,降低CPI这根弹簧的上弹之力呢?首先,要严格规范银行的信贷行为,坚决控制银行的信贷投放总量。不仅要将前门看紧,更要把后门堵上,切不可让“影子银行”继续盛行;第二,要加大对民间金融和地下金融的控制和打击力度,减少民间金融和地下金融对流动性的冲击;第三,要严防国际热钱的进入,尤其对外贸企业,要建立严格的监管制度和监控办法,避免这些企业成为热钱流入的通道;第四,要采取更加积极的刺激消费政策,扩大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以发展的方式应对可能出现的通货膨胀;第五,加大外汇的采购能力,利用外汇储备采购一部分重要物资,如粮食、石油、大宗商品等;第六,动用一部分外汇储备,提高低改阶层的收入水平,增强应对通货膨胀的能力;第七,加快财政体制改革步伐,加大财政支持经济的力度,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增加对中小企业和“三农”等的减免税。
总之,要让CPI这根弹簧不再强力反弹和上弹,不仅要采用“控制”、“遏制”、“压制”的手段,更要采取引导、分流、化解的方法,把推动CPI上涨的内在动力消除掉。只有这样,控物价、防通胀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责任编辑:李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