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2010年10月18日 09:05   来源: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   赵 欣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系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全局。今年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环境,面对来自国内外的各种重大挑战,各地区、各部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有针对性地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积极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国民经济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经济运行质量得到改善。但我们也要看到,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我国经济发展既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着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和挑战。我们一定要增强忧患意识,切实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坚持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键是在“加快”上下功夫、见实效。我们要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既着眼于化解过去积累的矛盾和问题,又为经济不断迈上新台阶、长期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创造条件;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适应需求结构变化趋势,完善现代产业体系,促进三次产业在更高水平上协同发展;加快推进自主创新,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全面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不断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加快开拓文化市场;加快推进对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统筹好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不断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总之,我们一定要增强主动性、紧迫感、责任感,深化认识,统一思想,加强规划引导,突出战略重点,明确主要任务,兼顾当前和长远,处理好速度和效益、局部和整体的关系,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断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效。

  一要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一方面要着力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加快农田水利重大工程建设,不断增强农业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的能力;另一方面要加快修建农村道路,改造农村电网,进一步推进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持续改善农民生活条件。中西部地区要牢牢抓住机遇,勇于迎接挑战,进一步激发区域经济增长潜力,促进生产要素跨区域流动,加快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综合运输体系,特别是要围绕发挥中西部地区优势,建设煤运通道、西部干线铁路和机场。与此同时,我们还要着眼于扶持欠发达地区,积极支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重点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林区、垦区、煤矿等棚户区居民的住房问题,扩大农村危房改造试点范围,使城乡、区域发展的薄弱环节得到加强,使广大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发展环境得以改善。

  二要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推动我国经济尽快走上创新驱动轨道。要依靠自主创新解决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瓶颈问题,大幅度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加快形成以科技进步和创新为基础的新竞争优势。要通过制定实施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推动企业兼并重组,积极支持企业加快技术改造,淘汰落后产能,发展先进生产力,努力提高产业集中度和资源配置效率。还要进一步加快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选择那些带动力强、影响面大、见效快的项目,集中力量攻关,突破一批核心技术和关键共性技术。

  三要着力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能源资源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我们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物质基础。我们必须把加大生态治理和环境保护的科研开发及应用,作为建设生态文明的有力支撑,把投资的重点放在节能环保和生态建设上,加大对重点防护林和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城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重点节能减排工程建设的投入,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要坚持开发节约并重、节约优先,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在资源开采、生产消耗、废物产生、消费等环节,建立健全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要强化企业社会责任,突出抓好重点行业、重点领域节能减排工作,加快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应用,有效遏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过快增长,坚决淘汰落后生产能力。与此同时,还要增强全社会节能环保意识,深入开展节能减排全民行动。

  (作者单位:东北财经大学)

(责任编辑:侯彦方)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