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不为诗歌写作开禁,无关歧视和摧残

2009年11月16日 08:20   来源:千龙网   谢浮名
    在昨天召开的江苏省首届中小学诗歌颁奖大会上,江苏省文联主席、诗人顾浩痛斥高考指挥棒“对诗歌的歧视和摧残”,断言:“江苏高考作文一直在文体上要求‘除诗歌外”,这是一种极不正常的现象!”据云,这一观点,得到了诸多诗人的响应。(11月15日《扬子晚报》)

    自从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三十二年以来,全国各地的高考作文卷都郑而重之地注明:“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将诗歌写作排斥在中学生作文之外,岂止江苏为然。然而,这是否就证明了教育界对诗歌的歧视和摧残呢?

    据笔者所知,各地的高考作文命题者中,不乏诗歌爱好者,对诗歌有着深厚造诣的研究者和诗人也不在少数。说他们歧视诗歌,不合情理;至于有意“摧残”云云,更是危言耸听。我们的诗人也太敏感多疑,太容易受伤了。

    教育界之所以能达成广泛共识,将诗歌写作排斥在高考作文之外,阅卷难诚然是个大问题。由于诗歌写作是一种天才的创造活动,其创作结晶没有值得依循的客观评判标准,这样,甄别优劣,需要评判者具有极高的鉴赏水平。假使高考作文对诗歌开禁,面对数百万份答卷,哪里去找这么多对诗歌有相当造诣的评卷者?而且,正因为评判标准无法把握,对同一首诗歌,不同的评卷者,即使造诣相当,由于推崇的风格、流派不一样,所给分数也必然相差悬殊。阅卷标准无法操作,只可能给选拔人才带来混乱,黄钟毁弃,瓦釜雷鸣,也就成了当然的结果。

    这还只是高考作文排斥诗歌写作的一个原因,更重要的,它是中学作文教学的理念和目标使然。注重写作的工具性,是世界大势所趋。“写作是为了有效的交流”,是西方各发达国家对中学生提出的共同的口号。因应这一世界大势,我国教育界制订的中学作文教学目标,就是教会学生正确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能明明白白地写好包括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在内的实用文体。中学教育本来就是面向全民的教育,是基础教育,其目标应该是文字规范、语句通顺、结构完整、表达准确之类。培养诗人,那是作协和文学院的事,不是中学作文教学应该承担的任务,我们的社会,需要的是千千万万个普通劳动者,他们并不需要创造文学作品的技巧,而是具有广泛意义的适应社会的生存能力和创造能力。不可否认,“能把诗歌写好的学生,不仅语文肯定好,品质也绝不差!”但是,写好诗歌,已经远远地超出了中学作文教学的预定目标。我们怎能因此去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把本不属于中学生的任务无端地压在中学生身上呢?

    高考不为诗歌写作开禁,是中学语文教学的性质决定的,和歧视无关,和摧残无关。
(责任编辑:李志强)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