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烂菜叶,能喂出什么样的未来

2011年10月16日 06:54   来源:钱江晚报   戎国强

    一、不幸的孙子们

    孙子,或者孙女,是家里最小、最宝贝、最宠爱的那个人,“在家里,全家人都是把最好的东西留给孙子吃”,但是,出了家门,人家不一定拿你当孙子看,可能是灰孙子——不再给你吃最好的东西,而是吃最坏或够坏的东西:烂菜叶,发绿的猪肉,有霉味的大米。

    给人家的孙子吃烂菜叶的,是贵州遵义东风小学。《贵州都市报》报道,10月13日早晨,一些家长送孩子上学时,从一辆到该校送菜的小货车上发现,该校学生食堂买的蔬菜,是已经腐烂变质的菜叶;消息传开,愤怒的家长聚集在学校门口讨说法,以至于交通中断。经交涉后,家长们选出代表,进入学校食堂检查,发现“米质较差,有股霉味,是陈米”;编织袋里大半袋猪肉,散发着臭味,部分肉色发绿。

    报道说,该校有一千多名学生,大部分在食堂吃午饭。如果每人每顿饭能克扣一元钱,一天是一千元,一个月刨去8天双休日,可得两万多元;一个学期按5个月算,可得10万元左右,有点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的意思——油水少,耗时长,风险大,性价比太低,太不值。不值也要干,说明弄钱的办法不多。

    二、另一种“烂菜叶”

    “吃学生”,还有油水更肥厚、更安全的吃法。上个月,央视《焦点访谈》揭露教辅书背后的利益链,这里只说其中一个例子:安徽省教科院凭借行政手段垄断了教辅书编写权,编写了298种教辅书,利用行政手段卖到全省中小学。据统计,安徽全省有一千一百多万的中小学生,按比例推算的话,进校统一征订的教辅,一年的销售总额可达十个亿。按照教科院与相关出版社签订的协议规定,安徽省教科院将得到实际销售额的5%作为版税收入;那么,10亿元的5%是5000万元,打个对折也有2500万元。

    通过教辅书“吃学生”的教育管理部门,难道不也是一堆“烂菜叶”?可以说,这样的“烂菜叶”很常见;无数人家的孙子孙女,被这种人教育着,不也是在吃“烂菜叶”?

    本人在2005年就写过一篇关于教育局领导参与教辅书推销的时评,从央视报道和业内人士私下里告知的情况看,若干年后,通过教辅书“吃学生”吃得更狠了。东风小学,处在权力圈子的边缘,“吃”的机会少,经验不多,“吃相”难看,可以理解。

    三、两种伦理

    报道说,一位送孙子上学的老太太说,在家里,全家人都是把最好的东西留给孙子吃,没想到孙子竟在学校吃这样的恶心菜!“把最好的东西留给孙子吃”,是因为孩子最弱小,最需要保护、呵护;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伸,中国人最怕断子绝孙,保护孩子,是家庭“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最好的东西孙子吃,这是天伦。给孩子吃看得见和看不见的“烂菜叶”,是另一种伦理,一种是反天伦的“人造伦理”:牺牲弱小,供奉强者;牺牲未来,供养先老去的。

    如果我们希望国家和民族有一个光明的未来,就不要将人分成孙子和灰孙子。

 

相关评论:

 

是菜烂了还是监管制度“烂了”


请校长当学生食堂第一个吃客


“削减成本”岂可打孩子的歪主意

(责任编辑:武晓娟)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