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齐大病救助这块医疗短板

2010年12月20日 13:38   来源:浙江在线   

  贵州博士刘锦涛5岁的儿子刘昱患上白血病。刘锦涛网上发帖救子、不被相信的尴尬境遇,引来不少读者及网友关注。据了解,刘锦涛34岁的妻子再度怀孕,期望未来的孩子能救救哥哥。(12月17日《贵阳晚报》)

  以乞求慈善为名的各种骗术确实存在。面对形形色色、真假难辨的呼吁求援无疑应该进行仔细甄别。但是,面对儿子患白血病的残酷现实,月薪2300元左右的在读博士也一筹莫展,急需救助。在普通百姓眼里生活光鲜博士也无法筹集儿子的医疗费用,这样的新闻读来实在有些残酷。经过媒体甄别、报道以后,“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富有爱心的人会寄予同情。刘锦涛学校所在的龙洞堡社区办事处送来5000元。学校继前期捐助3万多元以后,还将为小刘昱申请救济金。湖南一商会负责人也表示,愿给困难博士以帮助。

  笔者相信,经过媒体呼吁以后,会有更多好心人向不幸的孩子伸出援助之手,政府也会给予特殊救助。通过政府与社会的帮助,或许能帮助这个不幸的家庭走出困境。但是个案救助只能解决个案问题,如果没有健全的救助机制作支撑,即使一名白血病患者暂时得到了救助,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面对更多因病致贫的家庭,无钱治病的患者,又该怎么办呢?

  因此,博士儿子为白血病儿子医疗费发愁,实际上扯出了社会救助机制不完善,普通群众无钱看病的沉重话题。面对居高不下的医疗费用,面对身患重症的残酷现实,不仅困难群众力不从心,就是博士也深感无奈。医疗费难倒英雄好汉,决非天方夜谭。

  事实上,现有的城镇医疗保险制度与新农合医保都是低水平、广覆盖的互助救急模式,并不能解决患者治疗白血病重症这样的问题。正如一位基层医院院长所言“脱贫三五年,一病回从前”。司空见惯的生活困境背后,隐伏着不可忽视的社会危机,在我看来,医疗费难倒博士,实际上“将”了医疗体制、救助制度不完善的“军”。说明大多数百姓家庭经济能力十分脆弱,根本没有抵御意外事件和重大疾病折腾的能力。贫困家庭尤其如此。

  博士无力承担白血病儿子的医疗费,令人感伤,社会应该伸出爱心之手,但是政府不能当新闻看。而应有所反思,有所作为。扩大社会保障制度覆盖范围,完善相关政策措施,降低医疗费用,给公众提供低价优质的公共医疗产品。补齐大病救助这块医疗短板,显得十分重要。

  医改方案去年已经公布,国家三年内将向医改事业投入8500亿元。近日,卫生部党组书记张茅又透露:我国将逐步减少个人承担看病费用的比例,计划到“十二五”末,将个人承担看病费用的比例降至30%以下,力争达到国际水平。这样的消息让人期待。但是我认为,像贫困农民犯罪保命,大学教授病榻遭解聘,博士无力承担白血病儿子医疗费,这样的案例也是中肯的医改建言。医改政策对更多弱势群体参加医保体现责任担当,给予更多财力支持,十分必要。

  有消息说,因为牵扯问题比较大,国家财力不能承受。社会救助法草案被否决。表面上看,社会救助不涉及收入分配改革,但是,用法律的形式提高社会救助水平,补齐大病救助医疗短板,让低收入群众依法享有救助服务,实际上也是在帮助他们分享经济发展的“国富蛋糕”。既然GDP与财政收入大幅增长。政府拿出部分资金作为社会救助基金,适当压缩形象工程与“三公”消费,减少不必要的奢侈浪费,并非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关注弱势群体的生活状况,完善社会救助立法,健全救助体系,特别是大病救助制度,帮助更多重病患者者、孤残人群、遭遇突发灾难的群众渡过难关。让弱势群体分享改革发展成果,真正做到病有所医,检验着政府的的民生温度与责任担当。

(责任编辑:张秀华)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