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报:“入海为安”乃是念及子孙后代

2010年12月15日 08:11   来源:新民晚报   怡然

  整整5年前,我们兄妹相约各携眷属,遵循父母生前意愿,在长江口把他们的骨灰掺和在一起,拌着花瓣撒入大海,让他们在浩瀚的大海里团聚,牵手走向永恒。一位是普通的共产党员,一位是平凡的人民教师,却以海一般的胸襟,山一般的情怀,为地球、为后代默默地作了最后一次奉献。

  整整20年了,上海市的海葬人数以每年10%的幅度递增,从最初不足亡故人口的0.2%,到目前的1.5%,迄今已举办了162次骨灰撒海活动,75000人次参与,完成21196份骨灰撒海服务。申城因推行海葬,节约了60多亩土地、近1万立方米石材。我们全家便是其中的参与者,我们的父母也尽了自己的一份力。

  从棺葬,到火葬,又到海葬,以及其他文明的绿色殡葬形式,上海人的“生死观”发生了深刻变化。其实,想通了、看穿了,何必非要在身后还和生者争抢宝贵而有限的土地资源呢?诚如新民晚报已故老社长赵超构在1962年写的《长生与速朽》一文里所言:“自己死了,亲戚朋友已够悲戚了,何忍再累他们为自己这副皮囊消耗资材,浪费地皮,疲于奔走,妨碍正业呢?”“这副皮囊,来自大地,归于大地……燃于火,化为灰,扬为尘,沉为泥沙,分解为炭、水、盐、钙、磷火,即使随波逐流冲积到东洋大海去,也仍在地球上,其实是另一形式的永生不朽,用不着遗憾万分的呀!”

  中国的传统观念是“入土为安”,其实更应该是“入海为安”。在大海的怀抱里安息,不占用本当留给子孙后代的土地,不再消耗任何自然资源,为地球减负、为人类积德,岂非“身安”、心更安?

  据悉,为倡导海葬,上海自2003年起实施海葬补贴制度,标准越来越高,并还将继续提高;矗立在滨海古园的海葬纪念碑几经变迁修缮,还引入电子纪念屏;“海葬纪念证书”越做越考究,提升了内涵和规格;并且还在探索微量骨灰保存服务、开展保存人生文化服务,使海葬纪念愈趋精细化、人性化,不断满足人们追思先人的需求……这些无疑都是非常需要的,有利于进一步转变丧葬方面的陈旧心态和习俗。毕竟仍有八成以上市民仍首选“入土为安”。难怪前几天,英国《金融时报》有报道称:海葬,作为“绿色殡葬”运动的一部分,正挑战着中国孝道的深厚传统。

  不过,在具体措施上,还需要做一些必要的努力。例如,出人意料的是,目前制约海葬发展的一个瓶颈竟然是船!据上海唯一从事海葬服务的企业飞思海葬服务部反映,随着海葬数量的增加,由于各种原因,海葬用船已难以满足需要,今年的“海葬额度”去年年底就几乎全排完了,这几个月安排到明年撒海的已有800户左右,问题就出在船只上。因此,政府部门在制定相关鼓励政策、给予经费保证的同时,是否能统筹考量,将船只问题的解决提上重要议事日程?否则,“入海为安”的理念和愿望不就会落空?关键是实事要办得实,让难事不再难。

(责任编辑:李志强)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