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官瘾”太大怨谁

2010年11月03日 15:34   来源:光明网   

  一位名叫朵朵(化名)的小学五年级女生,想当班干部几乎到了痴迷程度,前天下午在竞选中落选后,失落的她,竟从学校不辞而别,直到23日凌晨才在南京火车站被巡逻的民警找到。而提起小学生痴迷当“官”,学校老师直喊头痛:如今的小学生“官瘾”太大了。

  谈及孩子为何如此喜欢当“官”的原因,朵朵的班主任抱怨是学生家长在背后当推手——每到10月前后各中小学改选学生干部时,班主任、大队辅导员往往会接到来自各种渠道的“说情电话”,希望能给某某一个“展示的机会”。

  不过,这位班主任仅仅把孩子想当官的原因归咎于家长,显然有失公允。实际上,孩子从小就喜欢当官更多是当下社会现实的一种折射,是因为当官有太多的好处,才驱使学生家长想方设法去为孩子“谋”个一官半职。而家长的这种“热情”又进一步助长了小学生的“官欲”膨胀,致使这一现象愈演愈烈。近日,北京《法制晚报》所作的一项调查就充分说明了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在180名接受调查的一年级小学生中,想要当班干部的学生有9成,其中7成小学生想当班里的“一把手”,明确表示自己不想当班干部的还不足1%。

  从这项调查中,我们不难看出,小学生“官瘾”太大已然成为一种风气,成为学校教育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而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与教育部门、学校教育有着直接的关系,教育部门、学校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首先,推行班干部竞聘上岗的指导思想有失偏颇。前些年,很多学校纷纷实行班干部竞聘制度,强调这一创新举措可以让小学生形成一种自觉向上、不断完善的进取心理,帮助学生培养“领导意识”、“领导能力”和“领导艺术”。可实际上学生干部担当更多的是一种服务和责任,其次才是能力的锻炼,而我们的指导思想侧重于帮助学生培养“领导意识”、“领导能力”和“领导艺术”,这就本末倒置,在客观上为小学生“当官”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其次在于政策不当。几乎是所有地方都明确规定班干部可以在“小升初”时加分,有段时间甚至出台政策规定优秀班干部在高考时都可以加分。在这种政策“鼓励”下,孩子及其家长们自然对班干部趋之若鹜,自然削尖脑袋想“当官”了,出现给小学生“跑官”甚至“买官”的情况也就不足为奇了。

  第三,学校没能坚守教育的底线,屈服于社会的压力,甚至迎合这种不正之风。由于学校培养的学生干部很可能就是未来的“领导干部”,又由于时下干部是个极其抢手的职业,越来越多的人想让自己的孩子领先一步,跻身班干部行列。而学校、班主任在众多家长要求“给孩子官当”的压力下,胡乱编造“干部岗位”,甚至出现“门官”(专司关门之责)之类的笑话和全班皆为“官”的尴尬局面,在相当程度上污染了校园风气,造成孩子心态失衡。

  由上可见,小学生“官瘾”如此之大,最该抱怨的恰恰是教育部门和学校自己。从上述报道来看,朵朵的班主任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为了解决孩子“官瘾”太大的问题,堵住家长打招呼、开后门的路子,朵朵的班主任准备在全班实行班干部轮流“坐庄”制。表面上看,这种做法公平合理,可问题在于,如果不引导学生树立服务意识,不取消加分政策,能打消小学生头脑中当官“威风”的思想吗?能保证孩子们在评选优秀班干部时不“拉票”,甚至“贿选”吗?如果做不到,这一举措又有什么意义呢?

(责任编辑:侯彦方)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