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民宿偷拍乱象,让顾客睡个安稳觉

2024-10-01 09:05 来源:中国经济网

  新闻背景:

  近日,有博主在社交媒体发布视频称,其在石家庄市新华区几家民宿内发现多个偷拍摄像头。对此,当地公安部门发布通报称,已抓获3名涉嫌在客房内偷装网购监控设备的犯罪嫌疑人,并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民宿偷拍危害不可低估

  外出住宿遭偷拍,对谁而言都是细思极恐的事。偷拍给受害者造成的不仅是物质损失和个人信息的泄露,更是精神折磨。近年来,酒店、民宿已经成为偷拍黑产的关键一环。除了有外来者安装偷拍设备外,有民宿经营者透露,还有不少民宿以低价高质房型吸引客流,背地却靠售卖偷拍内容获利。【详细

  民宿偷拍黑色产业链的存在,损害了公众权益、践踏了法律尊严、影响了行业发展。当负面消息频频传出、声誉江河日下,公众失去信任、用脚投票,民宿行业还有明天吗?【详细

  民宿偷拍为何屡禁不绝?

  偷拍生意屡禁难绝,一方面缘于犯罪门槛很低。不法人员轻易就能购买到某些电商平台打着“望远镜”“家庭监控”等名头销售的偷拍设备。在“人机分离”技术之下,就算找到了摄像头,也很难抓住偷拍之人。另一方面,偷拍场地进一步“泛化”。如果说此前在公共厕所、商场试衣间等场所放置偷拍设备,相对容易被巡逻监管发觉,那么在民宿等私域性更强的场所,隐私安全则更多取决于经营者。【详细

  此次事件中,一些民宿经营者辱骂围堵曝光者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展示了经营者对于偷拍的态度:不是想着解决问题,而是想着解决提出问题的人,不是想着配合排查,及时发现和拆除“偷拍摄像头”,而是想着掩盖、护短,唯恐“家丑外扬”坏了生意——如此是非不分、黑白颠倒,怎会真正以客户利益为上?【详细

  以治本之力消除偷拍乱象

  偷拍产业上下游链条颇长,场所正是“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特别是对数量多、体量小、管理弱的民宿而言,要先把最基础的安全保障做好,时刻拧紧防范偷拍这根弦。“十一”长假将至,很多人的出行计划中都有民宿体验这一项,大小民宿更要以案为鉴,加紧肃清隐患、提升服务,让游客住得踏实、睡得安稳。【详细

  值得一提的是,相关部门近年来加大治理力度,依法整治偷拍乱象。比如,中央网信办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深入推进摄像头偷窥等黑产集中治理工作。全国公安机关网安部门依法严打非法生产、安装、控制网络摄像头等窃听、窃照器材及偷拍偷窥违法犯罪。坚持问题导向,奔着问题去、盯着问题改,以治本之力消除此类乱象,公众住宿才更有安全感。【详细

  (以上综合人民网、北京日报、广州日报、北京晚报、扬子晚报)

  V视角:

  @看书发呆:这种侵犯公民隐私的行为必须严惩。

  @回到秋天:偷拍的人太可恶,希望加大惩罚力度。

  @卡卡:以旅客的隐私为卖点,可恶可恨!

  @画眉:民宿都应该自查一下。

  @一百佰:大家出门在外一定要防偷拍,如果发现及时报警。

  中国经济网编后语:

  民宿偷拍事件不仅侵犯公民隐私,加剧人们的不安,也会伤及城市形象,影响民宿业发展。防偷拍、反偷拍,监管力度肯定会越来越大。对于民宿经营者来说,不能与偷拍者同流合污,更不能知法犯法,为了营利变为偷拍者,而是要积极采取措施保护顾客隐私,让顾客能在民宿睡个安稳觉。

    回顾:往期“经”点热评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朱晓倩)
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整治民宿偷拍乱象,让顾客睡个安稳觉

2024年10月01日 09:05   来源:中国经济网   

  新闻背景:

  近日,有博主在社交媒体发布视频称,其在石家庄市新华区几家民宿内发现多个偷拍摄像头。对此,当地公安部门发布通报称,已抓获3名涉嫌在客房内偷装网购监控设备的犯罪嫌疑人,并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民宿偷拍危害不可低估

  外出住宿遭偷拍,对谁而言都是细思极恐的事。偷拍给受害者造成的不仅是物质损失和个人信息的泄露,更是精神折磨。近年来,酒店、民宿已经成为偷拍黑产的关键一环。除了有外来者安装偷拍设备外,有民宿经营者透露,还有不少民宿以低价高质房型吸引客流,背地却靠售卖偷拍内容获利。【详细

  民宿偷拍黑色产业链的存在,损害了公众权益、践踏了法律尊严、影响了行业发展。当负面消息频频传出、声誉江河日下,公众失去信任、用脚投票,民宿行业还有明天吗?【详细

  民宿偷拍为何屡禁不绝?

  偷拍生意屡禁难绝,一方面缘于犯罪门槛很低。不法人员轻易就能购买到某些电商平台打着“望远镜”“家庭监控”等名头销售的偷拍设备。在“人机分离”技术之下,就算找到了摄像头,也很难抓住偷拍之人。另一方面,偷拍场地进一步“泛化”。如果说此前在公共厕所、商场试衣间等场所放置偷拍设备,相对容易被巡逻监管发觉,那么在民宿等私域性更强的场所,隐私安全则更多取决于经营者。【详细

  此次事件中,一些民宿经营者辱骂围堵曝光者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展示了经营者对于偷拍的态度:不是想着解决问题,而是想着解决提出问题的人,不是想着配合排查,及时发现和拆除“偷拍摄像头”,而是想着掩盖、护短,唯恐“家丑外扬”坏了生意——如此是非不分、黑白颠倒,怎会真正以客户利益为上?【详细

  以治本之力消除偷拍乱象

  偷拍产业上下游链条颇长,场所正是“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特别是对数量多、体量小、管理弱的民宿而言,要先把最基础的安全保障做好,时刻拧紧防范偷拍这根弦。“十一”长假将至,很多人的出行计划中都有民宿体验这一项,大小民宿更要以案为鉴,加紧肃清隐患、提升服务,让游客住得踏实、睡得安稳。【详细

  值得一提的是,相关部门近年来加大治理力度,依法整治偷拍乱象。比如,中央网信办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深入推进摄像头偷窥等黑产集中治理工作。全国公安机关网安部门依法严打非法生产、安装、控制网络摄像头等窃听、窃照器材及偷拍偷窥违法犯罪。坚持问题导向,奔着问题去、盯着问题改,以治本之力消除此类乱象,公众住宿才更有安全感。【详细

  (以上综合人民网、北京日报、广州日报、北京晚报、扬子晚报)

  V视角:

  @看书发呆:这种侵犯公民隐私的行为必须严惩。

  @回到秋天:偷拍的人太可恶,希望加大惩罚力度。

  @卡卡:以旅客的隐私为卖点,可恶可恨!

  @画眉:民宿都应该自查一下。

  @一百佰:大家出门在外一定要防偷拍,如果发现及时报警。

  中国经济网编后语:

  民宿偷拍事件不仅侵犯公民隐私,加剧人们的不安,也会伤及城市形象,影响民宿业发展。防偷拍、反偷拍,监管力度肯定会越来越大。对于民宿经营者来说,不能与偷拍者同流合污,更不能知法犯法,为了营利变为偷拍者,而是要积极采取措施保护顾客隐私,让顾客能在民宿睡个安稳觉。

    回顾:往期“经”点热评

(责任编辑:朱晓倩)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