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摄像头偷拍应成酒店“铁规矩”

2024-09-26 08:15 来源:扬子晚报

  近日,数百万粉丝网红博主“影子不会说谎”在社交媒体上发布视频曝光:在石家庄新华区几家民宿内发现多个偷拍摄像头,该博主称在拍摄视频过程时,在楼道遭到了民宿从业者围堵。河北省石家庄市公安局新华分局24日晚发布警情通报称,现场扣押针孔摄像头,随即立案侦查,开展调查取证。于2024年9月24日将涉嫌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罪的三名犯罪嫌疑人全部抓获并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9月25日中新社)

  酒店或民宿被发现偷拍摄像头,此类案例此前已屡有曝出。此番发生在石家庄某公寓的案件,由于“民宿业主的围堵”的意外插曲,获得了全网的巨大关注。应该说,“摄像头偷拍”作为一种犯罪类型、一个社会问题,本身已得到了充分剖解。关于其动因、手法及其背后的灰色产业链,各方已有较为系统的阐述。相较于这些早已有之的共识或公论,最新的这一案例中,最值得剖解的,其实是涉事民宿业主们的态度和举动。

  本案中,一些民宿业主的所作所为,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偷拍摄像头的屡禁不绝。根据警方通报,他们先是通过推搡、辱骂等方式,阻挠博主使用探测设备寻找偷拍装置。随后,在视频发布者离开派出所时,在场部分民宿业主又采取围堵和对车辆轮胎放气的方式进行阻拦……不是想着解决问题,而是想着解决提出问题的人,不是想着配合排查,及时发现和拆除“偷拍摄像头”,而是想着掩盖、护短,唯恐“家丑外扬”坏了生意——如此是非不分、黑白颠倒,怎会真正以客户利益为上?

  事实上,类似的心态,在住宿业经营者中并非孤例。在“偷拍摄像头”这件事上,不少酒店业者态度暧昧。倒不是说他们包庇、纵容“偷拍团伙”,而是指他们对杜绝“偷拍摄像头”的态度不坚决。

  这种“不坚决”,首先表现在价值立场上,没有对住客关于自身隐私的关切表达出足够的重视,没有站稳“共同杜绝偷拍”的一致性立场。除此之外,这种“不坚决”,更体现在日常化“反偷拍”的疏忽懈怠上。往往由住客而非酒店自行发现摄像头,这本身就很迷惑。

  时至今日,大多数酒店民宿,都还没有常态化排查偷拍摄像头的巡检机制和技术手段,近乎于不设防。在经营者潜意识里,还是默认偷拍是“个案”是“意外”,而没有将之视作一种近在咫尺的一般性风险严肃防范。

  在酒店业不断推出各种差异化服务、凸显个性化标签的大背景下,我们期待着,越来越多酒店,能够筑牢技术防线,底气十足地承诺自己是“无偷拍酒店”。就如同一客一换的布草,整洁干净的环境,杜绝一切形式的“偷拍摄像头”,同样应该成为酒店“工作标准化规范”的内在一环,甚至是最重要的一环!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朱晓倩)
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反摄像头偷拍应成酒店“铁规矩”

2024年09月26日 08:15   来源:扬子晚报   然玉

  近日,数百万粉丝网红博主“影子不会说谎”在社交媒体上发布视频曝光:在石家庄新华区几家民宿内发现多个偷拍摄像头,该博主称在拍摄视频过程时,在楼道遭到了民宿从业者围堵。河北省石家庄市公安局新华分局24日晚发布警情通报称,现场扣押针孔摄像头,随即立案侦查,开展调查取证。于2024年9月24日将涉嫌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罪的三名犯罪嫌疑人全部抓获并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9月25日中新社)

  酒店或民宿被发现偷拍摄像头,此类案例此前已屡有曝出。此番发生在石家庄某公寓的案件,由于“民宿业主的围堵”的意外插曲,获得了全网的巨大关注。应该说,“摄像头偷拍”作为一种犯罪类型、一个社会问题,本身已得到了充分剖解。关于其动因、手法及其背后的灰色产业链,各方已有较为系统的阐述。相较于这些早已有之的共识或公论,最新的这一案例中,最值得剖解的,其实是涉事民宿业主们的态度和举动。

  本案中,一些民宿业主的所作所为,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偷拍摄像头的屡禁不绝。根据警方通报,他们先是通过推搡、辱骂等方式,阻挠博主使用探测设备寻找偷拍装置。随后,在视频发布者离开派出所时,在场部分民宿业主又采取围堵和对车辆轮胎放气的方式进行阻拦……不是想着解决问题,而是想着解决提出问题的人,不是想着配合排查,及时发现和拆除“偷拍摄像头”,而是想着掩盖、护短,唯恐“家丑外扬”坏了生意——如此是非不分、黑白颠倒,怎会真正以客户利益为上?

  事实上,类似的心态,在住宿业经营者中并非孤例。在“偷拍摄像头”这件事上,不少酒店业者态度暧昧。倒不是说他们包庇、纵容“偷拍团伙”,而是指他们对杜绝“偷拍摄像头”的态度不坚决。

  这种“不坚决”,首先表现在价值立场上,没有对住客关于自身隐私的关切表达出足够的重视,没有站稳“共同杜绝偷拍”的一致性立场。除此之外,这种“不坚决”,更体现在日常化“反偷拍”的疏忽懈怠上。往往由住客而非酒店自行发现摄像头,这本身就很迷惑。

  时至今日,大多数酒店民宿,都还没有常态化排查偷拍摄像头的巡检机制和技术手段,近乎于不设防。在经营者潜意识里,还是默认偷拍是“个案”是“意外”,而没有将之视作一种近在咫尺的一般性风险严肃防范。

  在酒店业不断推出各种差异化服务、凸显个性化标签的大背景下,我们期待着,越来越多酒店,能够筑牢技术防线,底气十足地承诺自己是“无偷拍酒店”。就如同一客一换的布草,整洁干净的环境,杜绝一切形式的“偷拍摄像头”,同样应该成为酒店“工作标准化规范”的内在一环,甚至是最重要的一环!

(责任编辑:朱晓倩)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