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心偷拍邪业毁了民宿正业

2024-09-27 07:08 来源:广州日报

  9月24日,有博主发布视频称,在河北石家庄华强广场的两家酒店民宿,他和视频团队发现房间内有隐藏摄像头,在当场进行摄像头确认和拆除时,被民宿老板及其他人围堵在酒店楼道,团队中有人被打。日前,当地公安局已介入此事。(9月26日每日经济新闻)

  看完报道,吓出一身冷汗。一些民宿房间变身直播片场,客人一举一动都被拍摄下来,在网上直播或者制成视频卖钱,这种体验简直比大白天在大街上裸奔还惊悚。而且,通过入住登记信息,偷拍者还能轻而易举地获得“免费演员”姓甚名谁、何方人氏、手机号码等重要个人信息,想用这些私密影像实施敲诈勒索的话,简直“易过借火”。原本只是住个店,结果遇上黑民宿,等于给自己埋了一枚“地雷”,谁不害怕?

  还有比个案更劲爆的:一位前民宿老板表示,有些民宿主要的盈利方式并非依靠房费,而是通过售卖偷拍视频与直播收费观看。仅靠这两项,有的民宿老板每日收入就高达五位数。邪业竟比正业还赚钱,这一番话相当炸裂,让人难以置信。不过,从近年来频频曝光的客人遭偷拍的事件来看,民宿、酒店对客人进行偷拍,把客人隐私当作商品进行售卖,大赚特赚黑心钱,绝非个别现象。按理说,住客发现了摄像头,民宿老板应该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石家庄这间民宿的老板却对客人围追堵截、推搡辱骂,仅仅出于维护民宿声誉吗?恐怕没那么简单。

  在欲望与暴利的双重诱惑下,人性中贪婪的一面裸露无遗、丑陋无比,其所制造的危机、带来的危害巨大而显见。民宿偷拍黑色产业链的存在,损害了公众权益、践踏了法律尊严、影响了行业发展。且不说公众权益与法律尊严,就行业可持续发展而论,当负面消息频频传出、声誉江河日下,公众失去信任、用脚投票,民宿行业还有明天吗?管涌不堵,溃坝不远。对于这一社会丑陋现象,管理部门、行业协会不能“装睡”,问题不能等住客去发现、去纠正,纠纷不能让他们之间去解决,该出手要出手,而且是提前出手,抓早抓小抓日常,还住客一个安全的住宿环境,给行业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臧梦雅)
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当心偷拍邪业毁了民宿正业

2024年09月27日 07:08   来源:广州日报   练洪洋

  9月24日,有博主发布视频称,在河北石家庄华强广场的两家酒店民宿,他和视频团队发现房间内有隐藏摄像头,在当场进行摄像头确认和拆除时,被民宿老板及其他人围堵在酒店楼道,团队中有人被打。日前,当地公安局已介入此事。(9月26日每日经济新闻)

  看完报道,吓出一身冷汗。一些民宿房间变身直播片场,客人一举一动都被拍摄下来,在网上直播或者制成视频卖钱,这种体验简直比大白天在大街上裸奔还惊悚。而且,通过入住登记信息,偷拍者还能轻而易举地获得“免费演员”姓甚名谁、何方人氏、手机号码等重要个人信息,想用这些私密影像实施敲诈勒索的话,简直“易过借火”。原本只是住个店,结果遇上黑民宿,等于给自己埋了一枚“地雷”,谁不害怕?

  还有比个案更劲爆的:一位前民宿老板表示,有些民宿主要的盈利方式并非依靠房费,而是通过售卖偷拍视频与直播收费观看。仅靠这两项,有的民宿老板每日收入就高达五位数。邪业竟比正业还赚钱,这一番话相当炸裂,让人难以置信。不过,从近年来频频曝光的客人遭偷拍的事件来看,民宿、酒店对客人进行偷拍,把客人隐私当作商品进行售卖,大赚特赚黑心钱,绝非个别现象。按理说,住客发现了摄像头,民宿老板应该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石家庄这间民宿的老板却对客人围追堵截、推搡辱骂,仅仅出于维护民宿声誉吗?恐怕没那么简单。

  在欲望与暴利的双重诱惑下,人性中贪婪的一面裸露无遗、丑陋无比,其所制造的危机、带来的危害巨大而显见。民宿偷拍黑色产业链的存在,损害了公众权益、践踏了法律尊严、影响了行业发展。且不说公众权益与法律尊严,就行业可持续发展而论,当负面消息频频传出、声誉江河日下,公众失去信任、用脚投票,民宿行业还有明天吗?管涌不堵,溃坝不远。对于这一社会丑陋现象,管理部门、行业协会不能“装睡”,问题不能等住客去发现、去纠正,纠纷不能让他们之间去解决,该出手要出手,而且是提前出手,抓早抓小抓日常,还住客一个安全的住宿环境,给行业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

(责任编辑:臧梦雅)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