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惩“硕鼠”,不能让“救命钱”被啃食

2024-09-30 08:10 来源:中国经济网

  新闻背景:

  近日,无锡虹桥医院放射影像科医生朱成刚实名举报该院涉嫌骗保。经媒体报道后,此事件持续受到关注。目前该医院已停业,法定代表人、院长等15名涉案人员也被公安机关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坚决打击骗保行为

  无锡虹桥医院放射影像科医生此前实名反映,该院存在多名患者CT影像几乎一样、一台机器1分钟做2次核磁共振的异常情况。蹊跷的是,遭到举报后,涉事病历就打不开了;当检查组要求医院出具影像学检查人工登记记录本时,能够佐证患者是否真正进行了影像学检查的人工登记记录本也不翼而飞。种种“巧合”都表明:无锡虹桥医院涉嫌伪造病历,骗取医疗保险。【详细

  近年来,借各种问题病历行骗保之实的例子并不少见。就在本月初,国家医保局就点名多家医疗机构为女性患者乱开男科类诊疗项目、给男性患者安排妇科检查,或是设立不合理套餐强制收费,或是采用模板化的遗嘱套取医保资金……医保基金的使用安全涉及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对巧立名目偷吃、伸长黑手偷拿等行为,必须予以惩治。【详细

  发挥内部监督力量

  很多屡禁不绝的治理难题,都有个共同之处——藏于暗处。骗保更是如此。骗保的作案手法日趋隐蔽,基本都是内外勾连、环环相扣、层层遮掩。再加上医疗行为本就有相当的专业门槛,外人很难分辨。无锡虹桥医院骗保事件提醒我们,骗保瞒得了外人,但很难骗得过同事。倘若有人看不过眼、良心难安,愤而举报,“硕鼠”必然会被连窝端。【详细

  打击欺诈骗保,内部监督力量值得倍加珍惜。近年来,医疗监管部门高度重视培育内部监督力量,也出台了不少相关措施。比如,有的地方推出了有奖举报“吹哨人”制度。但还要看到,目前对内部举报者的激励与保护仍显不足,相关规则还不够具体,导致内部监督的巨大潜力没有充分发挥出来。【详细

  完善医院治理体系

  医疗领域是高度数字化的。以假乱真必然会被记录在案,会留下蛛丝马迹。不久前,一些医院“男女不分”,竟然为女性患者做“前列腺磁共振成像”就是国家医保局在大数据筛查中发现的”。在整治骗保上,大数据也可“多跑路”。有关部门不妨聚焦虚假住院、药品倒卖、串换诊疗项目等突出问题,开发更多大数据筛查模型,让骗保行为逃不过技术的火眼金睛。【详细

  骗保可以肆意妄为,指望医院守住底线,恐怕不是一件易事。为此,整个医疗系统有必要来一场重塑医保严肃性的“刮骨疗毒”行动。这不仅是指要对已经发生的骗保行为“掘地三尺”,还要对可能存在的“虹桥医院”应查尽查。只有针对医保基金的规范使用构建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的制度监督体系,才能从源头上最大程度减少医保“救命钱”跑冒滴漏的可能性。【详细

  (以上综合光明网、南方日报、广州日报、北京晚报、羊城晚报)

  V视角:

  @东哥:为朱医生点赞。

  @天狼之眼:所有医院都应该查一遍。

  @七色云彩:对欺诈骗保要“零容忍”。

  @梦洁:应完善医保基金审核流程和管理制度。

  中国经济网编后语:

  就无锡虹桥医院涉嫌骗保事件而言,我们首先要向放射影像科医生朱成刚表示致敬。没有他的持续举报,以及媒体跟进曝光,百姓的“救命钱”不知道会被那些“硕鼠”啃食多少?大家都说,不能让医保基金成为“唐僧肉”。那么,谁会是“孙悟空”呢?心存良知的内部人、认真负责的监管者,也许还有我们自己。当“金箍棒”被高高举起,也在警示贪婪者:莫伸手、伸手必被捉。

  回顾:往期“经”点热评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年巍)
当前位置     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中经搜索

严惩“硕鼠”,不能让“救命钱”被啃食

2024年09月30日 08:10   来源:中国经济网   

  新闻背景:

  近日,无锡虹桥医院放射影像科医生朱成刚实名举报该院涉嫌骗保。经媒体报道后,此事件持续受到关注。目前该医院已停业,法定代表人、院长等15名涉案人员也被公安机关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坚决打击骗保行为

  无锡虹桥医院放射影像科医生此前实名反映,该院存在多名患者CT影像几乎一样、一台机器1分钟做2次核磁共振的异常情况。蹊跷的是,遭到举报后,涉事病历就打不开了;当检查组要求医院出具影像学检查人工登记记录本时,能够佐证患者是否真正进行了影像学检查的人工登记记录本也不翼而飞。种种“巧合”都表明:无锡虹桥医院涉嫌伪造病历,骗取医疗保险。【详细

  近年来,借各种问题病历行骗保之实的例子并不少见。就在本月初,国家医保局就点名多家医疗机构为女性患者乱开男科类诊疗项目、给男性患者安排妇科检查,或是设立不合理套餐强制收费,或是采用模板化的遗嘱套取医保资金……医保基金的使用安全涉及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对巧立名目偷吃、伸长黑手偷拿等行为,必须予以惩治。【详细

  发挥内部监督力量

  很多屡禁不绝的治理难题,都有个共同之处——藏于暗处。骗保更是如此。骗保的作案手法日趋隐蔽,基本都是内外勾连、环环相扣、层层遮掩。再加上医疗行为本就有相当的专业门槛,外人很难分辨。无锡虹桥医院骗保事件提醒我们,骗保瞒得了外人,但很难骗得过同事。倘若有人看不过眼、良心难安,愤而举报,“硕鼠”必然会被连窝端。【详细

  打击欺诈骗保,内部监督力量值得倍加珍惜。近年来,医疗监管部门高度重视培育内部监督力量,也出台了不少相关措施。比如,有的地方推出了有奖举报“吹哨人”制度。但还要看到,目前对内部举报者的激励与保护仍显不足,相关规则还不够具体,导致内部监督的巨大潜力没有充分发挥出来。【详细

  完善医院治理体系

  医疗领域是高度数字化的。以假乱真必然会被记录在案,会留下蛛丝马迹。不久前,一些医院“男女不分”,竟然为女性患者做“前列腺磁共振成像”就是国家医保局在大数据筛查中发现的”。在整治骗保上,大数据也可“多跑路”。有关部门不妨聚焦虚假住院、药品倒卖、串换诊疗项目等突出问题,开发更多大数据筛查模型,让骗保行为逃不过技术的火眼金睛。【详细

  骗保可以肆意妄为,指望医院守住底线,恐怕不是一件易事。为此,整个医疗系统有必要来一场重塑医保严肃性的“刮骨疗毒”行动。这不仅是指要对已经发生的骗保行为“掘地三尺”,还要对可能存在的“虹桥医院”应查尽查。只有针对医保基金的规范使用构建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的制度监督体系,才能从源头上最大程度减少医保“救命钱”跑冒滴漏的可能性。【详细

  (以上综合光明网、南方日报、广州日报、北京晚报、羊城晚报)

  V视角:

  @东哥:为朱医生点赞。

  @天狼之眼:所有医院都应该查一遍。

  @七色云彩:对欺诈骗保要“零容忍”。

  @梦洁:应完善医保基金审核流程和管理制度。

  中国经济网编后语:

  就无锡虹桥医院涉嫌骗保事件而言,我们首先要向放射影像科医生朱成刚表示致敬。没有他的持续举报,以及媒体跟进曝光,百姓的“救命钱”不知道会被那些“硕鼠”啃食多少?大家都说,不能让医保基金成为“唐僧肉”。那么,谁会是“孙悟空”呢?心存良知的内部人、认真负责的监管者,也许还有我们自己。当“金箍棒”被高高举起,也在警示贪婪者:莫伸手、伸手必被捉。

  回顾:往期“经”点热评 

(责任编辑:年巍)

分享到: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精彩图片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