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张CT片何以成照妖镜

2024-09-25 08:09 来源:广州日报
查看余下全文
(责任编辑:年巍)

3张CT片何以成照妖镜

2024年09月25日 08:09   来源:广州日报   夏振彬

  连日来,无锡虹桥医院骗保事件持续引发关注。据官方通报,该医院骗保情况基本查实,医院法定代表人、院长等15人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硕鼠”覆灭,实在解气;查处神速,亦令人称叹。倘若再回过头来稍加复盘,会发现在有关骗保的纷繁故事里,该案例颇有特别之处。该事件在网络引起轩然大波,而率先扇动翅膀的“蝴蝶”是3张CT片。“25岁、72岁、62岁三人的CT片几乎一样”,三人戴同款项链拍CT?据该医院医生实名反映,从去年开始,医院系统内出现了一张CT片套多个病历、1分钟内做多次核磁共振检查等离奇现象,有骗保之嫌。“3张CT片”何以立大功?细细思之,至少能带给我们两点启示。

  一为激励“内部人”。很多屡禁不绝的治理难题,都有个共同之处——藏于暗处。骗保更是如此。其作案手法日趋隐蔽,基本都是内外勾连、环环相扣、层层遮掩。再加上医疗行为本就有相当的专业门槛,外人很难分辨。“3张CT片”提醒我们,骗保瞒得了外人,但很难哄得过同事。倘若有人看不过眼、良心难安,愤而举报,“硕鼠”必然会被连窝端。不久前,对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内部举报人”举报实施奖励引起一片叫好。不妨解剖麻雀,梳理该案中的举报难点、痛点,进一步完善监督举报制度,强化激励与保护,更好激发内部监督的巨大潜力。想想看,倘若“内部人”争相把眼睛瞪得大大的,敢抓老鼠的猫随处可见,这种震慑力无疑是巨大的。

  二为大数据。有人可能还没意识到,医疗领域是高度数字化的。从挂号、开方、缴费、检查、开药、治疗,一切都留有痕迹,可永久留存,且不同环节前后印证、严丝合缝。换言之,无中生有、以假乱真必然会被记录在案,会留下蛛丝马迹。不久前,国家医保局在大数据筛查中发现,一些医院“男女不分”,竟然为女性患者做“前列腺磁共振成像”;另据通报案例,一些医院患者住院率异常增高,据此揪出了骗保“硕鼠”……我们常说,让百姓少跑腿,让数据多跑路。在整治骗保上,大数据也可“多跑路”。不妨聚焦虚假住院、药品倒卖、串换诊疗项目等突出问题,开发更多大数据筛查模型,让骗保行为逃不过技术的火眼金睛。

 

(责任编辑:年巍)

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