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秋天不一般,似乎比往年冷得早。虽尚未立冬,在北方部分城市,大街上早就看见穿着小棉袄的行人了。入冬前和停暖气后日子最难熬,何况寒流骤袭?随着新一轮全国范围的大幅度降温,北方各主要城市的供暖实施情况也成为老百姓最为关注的问题。
10月25日,《人民网》把镜头对准北京、呼和浩特等11城市,对今冬供暖进行盘点。
从报道来看,呼和浩特、乌鲁木齐、吉林松原、哈尔滨、长春已经开始或者全部供暖,银川、太原、济南严阵以待,整装待发,随时都会提前供暖。
河北省也不乏免费延长供暖期的先例。有报道说,唐山热力总公司30多年来,仅有一年遵照国家法定供暖期运行,其他都提前供暖、延时停暖。据悉,唐山延长供暖期每天损失的供热费至少100万元,虽损失了热费,却赢得了民心。
这段时间,眼瞅着物价纷纷上涨,今冬供暖价格会不会跟着涨?因为此事跟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随着供暖期一天天迫近,气温一天比一天低,这恐怕和是否提前供暖一样,成为广大市民当前密切关注的焦点。
就在人们忧虑、猜测、观望之际,唐山市热力总公司及时表态:今冬供暖不涨价!此举无疑让大家吃了“定心丸”。
按理说,受其他物价上涨因素影响,供暖价格随行就市,那也情有可原,即便涨价,估计老百姓也不会反对,毕竟供暖离不开经济成本,若原材料涨价,供暖费随着涨价也合情合理,无可挑剔。
显然,唐山市热力总公司今冬供暖不涨价是没有转嫁成本,而是把物价上涨因素所提高的供暖成本主动替老百姓分担了,也就是在切割供暖这块公益大蛋糕时,为了不让百姓利益受损,宁愿自己少吃一口。
各个社会公益部门,是不是也都需要像热力公司这样算好“加减法”?可别总是想方设法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生怕自己吃了亏却让老百姓捡了便宜。
何谓“加减法”?公益部门如果高标准、多收费,老百姓自然实惠少,少受益;反之,老百姓就会多得实惠,多受益。单从经济效益来看,当然公益部门的利润越高越高,但利润越高,老百姓的生活成本相应就越大,对公益部门的满意度可想而知,这就是多收了钱,把加法做足了,却忽略了减法,失掉了民心;反之,减法做好了,好像少收钱吃了亏,却无形中做大了加法,赢得了民心。
今年,面对物价普遍上涨的严峻现实,唐山市热力总公司“义”字当先,宁可自己吃亏,也不涨价,主动让利给民,这就是唐山倾力打造人民群众幸福之都的务实之举。
民生问题,是党中央、国务院所关注的头等大事,更是各级党委、政府的头等大事。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改善民生是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只有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经济发展才有持久的动力,社会进步才有牢固的基础,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老百姓评价一个地方的党委、政府,从来都不是听怎么说,而是看怎么做,因为只有老百姓最有发言权,是真正的“裁判员”。
请问各级政府,如何应对寒流骤袭这场大考:一切向钱看,一天也不多供、一分钱也不少要,还是民生为本、公益至上,提前供暖、延长供暖?
(责任编辑:侯彦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