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公布的我国第八次公民科学素质调查显示,2010年全国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为3.27%。而早在1989年,加拿大这一比例就达到了4%;1992年,欧洲许多国家此项比例为5%;美国在2000年时,公众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已高达17%。可见,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公民科学素质水平差距仍较大,提高公民科学素质任重而道远。
何谓科学素质?一般是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将这些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科学素质看似个“软指标”,但它不是“鸡肋”,而是公民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先进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调查显示,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迅速,2009年高等教育在校生规模达2826万人,毛入学率达24.2%,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达到大众化程度。而公民科学素质的提升速度,却远低于学历提升速度。这表明,学历和素质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但不是学历提升就一定会带动科学素质的提升。例如,公务员是具备较高学历的群体,而某省公务员科学素养调查显示,一半以上的公务员相信 “求签”、“相面”、“周公解梦”等。所谓“养生大师”张悟本、李一的种种骗术,让许多人心甘情愿去“膜拜”,其中也不乏受过高等教育者。
提高公民的科学素质,得从 “源头”抓起。对于中小学生来说,学校是提高科学素质的重要场所,但目前的知识文化教育尚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对科学素质的高要求。在应试教育和升学压力下,学生可能对解数理化难题很在行,却缺少一些基本的科学常识;能考出高分,却没有真正掌握科学方法,也很少有时间去探索科学未知。青少年如果在科学素养方面 “缺钙”,那么对于他们今后自主获取新知识新技术,正确评判经济社会发展中各类变化着的事物,都是不利的。所以,目前的学校教育需要克服文化知识传授与科学素质培养“两张皮”现象,将两者合而为一。
一方面抓源头,另一方面需要大力抓普及。著名的科普读物《美国科学人》杂志,已有100多年历史,更“传奇”的是,它的大部分文章都是由科研一线的大牌科学家撰写的。相比之下,本土原创的优秀科普杂志稀缺,大牌科学家肯“屈尊”写科普文章的少之又少。科普工作需要得到政府部门、科技工作者、大众传媒等社会方方面面的重视,共同营造良好氛围。提升公民整体的科学素质,是一项漫长而系统的工程,科普资源开发与共享、大众传媒科技传播能力提升、科普基础设施和队伍建设等,都是需要深入推进的课题。当公民的科学素质明显提升后,科学土壤将丰厚,社会环境更趋和谐,创新成果将更多涌现,这是一个良性循环。
(责任编辑:李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