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 新起点 新追求 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深圳 新起点 新追求

2010年08月22日 07:39   来源:深圳特区报   易运文 陈寅 叶晓滨

  编者按

  今年8月26日,是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建立30周年纪念日。经济特区建立30年来,为推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发挥了重大作用。其成功实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胜利。

       从今日起,本报推出“经济特区30年”系列报道,藉此展示经济特区所取得的辉煌的成就和宝贵经验。

  1980年8月26日,北京人民大会堂,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批准国务院提出的《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这标志着深圳等经济特区正式建立。从这一刻起,改革开放的时代大潮,唤醒了南海之滨、深圳湾畔这块沉睡的土地。

  历史选择了深圳,深圳无愧于历史。在中国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历程中,深圳成为“撬动”这一伟大事业的重要支点和展示中国改革开放伟大成就的重要窗口。

  三十而立,深圳开始了一段新的征程。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圳如何勇立潮头,再续特区辉煌?特区的干部群众在总结思考,在自我审视,在运筹谋划,更在“快转”出征。

  “要以‘杀出一条血路’的勇气,在新的起点上‘走出一条新路’,再造一个激情燃烧、干事创业的火红年代!”深圳市委书记王荣的这番话,代表了当下深圳人的共同心声。

  三十而立,走出一条科学发展新路

  敢闯敢干,“摸着石头过河”,是深圳过去30年“杀出一条血路”的重要经验。

  今年8月初,深圳媒体评选特区建立30年的100件大事,其所公布的200件候选事件,几乎就是一份写满“深圳率先”、“深圳第一”的改革成绩单:从发行新中国第一张股票,到率先建立证券交易所;从敲响土地拍卖第一槌,到全面建立土地市场……当初对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每一项突破,都值得在中国改革开放史册中记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三十而立的深圳,深化综合配套改革已经变得十分紧迫。中国的发展仍期待深圳闯关探路,率先走出一条科学发展的新路!

  2009年,国务院批复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和《深圳市综合配套改革总体方案》,首次从国家层面明确深圳建设“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全国经济中心城市、国家创新型城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示范市和国际化城市”的新使命、新定位。广东省委省政府则要求深圳要敢于向世界先进城市“叫板”,努力成为代表国家参与全球竞争的生力军。

  今年初,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对深圳特区出了“三道题”:过去30年,深圳立起了什么?今年这个历史节点上能做些什么?未来30年再干什么?省委书记连发“三问”,深圳干部群众热烈讨论、深入求解。

  而立之年的深圳,在今年的市第五次党代会上作出郑重回答:要“追求‘好’、力争‘快’、坚持‘特’、突出‘新’、立足‘干’”,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创新发展、转型发展、低碳发展、和谐发展为导向,努力当好科学发展排头兵、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先进城市,不负中央重托,无愧历史使命。

  如果说深圳当年是“摸着石头”搞改革开放,如今深圳则是“上桥过河”,立志要率先走出一条科学发展新路。

  风雷激荡,新起点上的新气象

  临近而立之年的深圳,一再成为国内外媒体关注的焦点:

  2009年5月26日,《深圳市综合配套改革总体方案》获国务院批准。随后,深圳迅即出台综改三年实施方案,确定当年力推9大重点改革。金融危机背景下,深圳改革激情依旧。(下转3版)

  2009年7月底,深圳大部制改革大幕开启,深圳市政府机构精简幅度达到1/3,按照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思路将政府机构设置为委、局、办三个层次……各方好评如潮、充满期待。

  今年7月1日,深圳经济特区范围从原来的福田、罗湖、南山、盐田四区延伸到全市,特区面积从327.5平方公里扩大至1952.8平方公里,深圳发展由此步入了“大特区”时代。

  7月底,国家发改委批准,深圳正式成为国家8个低碳试点城市之一。8月初,IBM公司透露,将在深圳建立联合创新中心,让更多创新思想在深圳落地……

  在新的起点上再出发,“想干、敢干、快干”,深圳的脚步更加铿锵,目光更加深远。

(责任编辑:李鹏)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