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高考成绩今日放榜。除了考生和家长之外,最关心高考成绩的还有一类人,他们虎视眈眈,穷尽手段,把这份名单成绩弄到手,然后转战到网上叫卖。(6月25日《广州日报》)
关于考生信息被泄漏,想必很多人都听说甚至遭遇过。高考结束后,录取结果还没出,甚至是报志愿尚未开始,一些人便陆陆续续收到“录取通知书”了。更可笑的是,几个考生碰到一起,高分考生往往拿到的是一张,而那些落榜考生却收到一大堆。
报纸上说,只需800元,就可买到一份深圳3万多名高考生的名单,上面包括考生的学校、住址、家庭电话、身份证号等个人信息。而这种名单可以无限复制。
堵住信息漏洞,长远来看,需要制度发力。例如,个人信息处理活动应当遵循什么原则、信息主体在个人信息处理活动中享有哪些权利,他们应当如何保管收集来的信息、对滥用个人信息的信息处理单位和主管人员如何处罚、什么机构负责执法等,都需要专门的法律来明确。
但是,当前个人信息保护立法的滞后是不争的事实。必须有务实的行动来阻止更多考生信息被泄露贩卖。我想,有瓜便有藤,要想打击并不是天方夜谭。
这些信息是如何泄露的呢?卖家说的很清楚:“通过关系”。谁最有可能掌握学生的最详细资料?可能是老师,是学校、教育局、考试院。当然,我不能在此做有罪推定,但是按照常识,这些人或者机构是最有可能成为“信息源”,他们也最应该尽到保护考生信息的主要责任和义务。
(责任编辑:胡可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