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蚌埠固镇县环保局副局长带领一个五人组成的环保大队到辖区内一家合资橡胶企业去检查,几天后固镇县政府发来了集体停职通知,没有去现场的局长也被停职。环保局没有按照县委县政府的规定,擅自到企业去检查,造成了不良影响,这是被停职的局长在他的辞职书中写下的话。(近日央视)
这是一个非常令人困惑的事实,一名官员不是因为违法执法被停职,而是因为正当执法被停职,如是的一条新闻公诸于众,不能不令人作出如下的判断,即:固镇县环保局去企业检查,触动了当地某些人的利益,所以一怒之下,把正当执法的环保执法者一并拿下,以儆效尤。相信,如是的处理结果出台之后,在固镇县,再也不会有环保局的官员去企业检查了,谁会冒着乌纱帽被摘的危险去执法呢?
毫无疑问,有畸型的经济发展观念,才有不惜一切代价力保当地企业生产,不许检查当地企业的禁令,就算是这家被当地非常重视的合资橡胶企业有再多的手续不全,有再多的毛病,恐怕也得由着这家企业。至于被当地县委县政府拿下的几位环保官员,不过是撞到禁令之上的牺牲品而已。
由固镇县环保官员正当执法被停职,我们不难看出虽然国家提高了环保部门规格,但由于设想中的垂直管理制度一直没有确立,所以虽然从环保部的层面看,执法力度加强了,而且执法产生的影响也更大,但对于基层而言,由于环保部门直属于地方政府的直接管理,官员的薪俸、职务都受制于地方政府,因而环保执法的力度也就取决于地方政府对于环保观念的理解,以及对于可持续发展的判断。
换言之,如果地方官员重视本地的可持续发展,那么环保部门的执法就理直气壮,如果地方官员如同固镇县那样为环保执法设立种种障碍,那么环保执法就只能沦为中看不中用的附庸。地方环保执法的尴尬,其实也正在这里。
可以想像的是,如果环保部门的管理方式不进行改革的话,那么一个地方环保状况的好与坏,恐怕就不能取决于环保部门的强硬于否,而只取决于官员环保理念是否与国家的环保法律合拍。这样一种执法依赖性,显然是非常可怕的。特别是在一些经济相对薄弱的地区,为了招商引资,可以不惜一切代价,对招来的企业许以各种合法的或是不合法的承诺,而带来的后果则可能是导致这一地区的经济面临着竭泽而渔的环保尴尬。
见过各种各样的官员被停职新闻,但由于正当执法而被停职的,这恐怕还是破天荒头一遭。地方环保部门如果只能看着地方官员的脸色来行事,判断着地方官员的环保理念去执法,恐怕这个地方的可持续发展就是一句空谈。固镇县已经作出了一个非常令人忧虑的“表率”。
(责任编辑:年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