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岂是扶贫?是植根!

2010年06月20日 11:26   来源:中国江西网   陈红梅

  今年3月29日至30日,省委书记汪洋在河源扶贫开发现场指出:“全国最富的地方在广东,最穷的地方也在广东,到现在这个发展阶段,最穷的地方还在广东,这是广东之耻,是先富地区之耻。”一句“广东之耻”,一石激起千层浪,打破了富广东美梦。紧接着,《南方日报》重磅推出的《“穷广东”调查》系列报道,更是引发社会各界密切关注。正当大家在为广东省立志打缩小贫富差距这场硬仗而欢呼时,我却在静思,广东此举岂是扶贫,更贴切地说,是植根。广东此举,植根的意义远远大于扶贫的意义,我为广东植根而喝彩。

  革命时期,共产党员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共产党为了人民利益而不顾一切,共产党就是人民的军队,党在人民群众心目中是多么神圣。共产党能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取胜,靠的就是多少共产党员与人民群众同吃同住,与人民群众心连心,手连手共建家园而建成干群鱼水关系。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邓小平同志提出“先富带后富”构想。的确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了,但“先富”带动“后富”的作用还没有显现出来,尤其是个别领导干部在糖衣炮弹的轰炸下,逐渐忘记了共产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致使干群关系逐渐疏远。我们不能忘记,在关键时刻,是人民群众拥护党。我们更不能忘记,建国立业为人民。

  而在此时,收入分配不公,贫富悬殊,干群关系疏远影响着社会稳定发展,影响着党的执政之基。广东及时提出“规划到户,责任到人”扶贫开发是多么具有战略性。让广东9400万人民欢呼,更让全国13亿人民震撼。在缩小贫富差距,缩小干群心灵差距的征程上,广东已经启航。

  广东扶贫开发绝不仅仅是经济工作,更是政治工作、社会工作。把民生放到最重要的位置,这是英明的。“水可载舟,亦可覆舟。”这是千古亘变的真理。广东的智慧绝不仅仅停留在扶贫的层面上,更是号准脉,下准药,植好根。

  一是植好党在群众心中的根。党风关系民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各级领导干部要真正扑下身子潜到基层去,多听听群众的呼声,切实为群众办实事,带领群众脱贫致富。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出为民情怀,才能培养出扎实的作风。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让人民群众感受党的温暖,让人民群众确信共产党是为人民谋幸福的党。也只有这样,才能加深领导干部与群众互相理解,才能更好地密切党群干群关系,赢得民心。

  二是植好基层组织执政之基。基层党组织代表党最直接地跟人民群众接触,其形象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着党的形象。邓小平说:“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除贫穷。”而一直以来基层党组织建设较弱,经济实体小,脱贫致富能力不强,这让人民群众难以看到社会主义的曙光。广东要充分利用好这次扶贫开发机会,变“输血”为“造血”,通过帮扶,壮大农村经济实力,增强基层党组织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能力。只有能真正地带领人民奔康致富,使人民安居乐业,才能更好巩固执政之基。

  广东扶贫开发绝不能走过场,绝不能让扶贫开发出现六月来,七月走的局面,要真正形成一种机制。让根植得更深,让根扎得更牢,体现大广东的智慧。

(责任编辑:胡可璐)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