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庙乡遭冷遇尴尬了谁?

2010年06月09日 13:40   来源:荆楚网   雷钟哲

  今年3月15日,四川巴中市巴州区白庙乡政府,因在网上晒出全部财政开支,引起媒体关注,受到广泛好评。然而“裸账”之后,白庙乡政府向有关部门争取项目、资金,却少有回音;来白庙乡的上级部门人员与以往相比,也减少了一半。乡政府无奈在网上招商求助,但一个多月来毫无反应。对此冷遇,白庙乡党委书记张映上困惑不已:这“裸账”究竟还敢晒不?(6月8日《华商报》)

  这个后果,平心而论能够想到,但当它真的变为现实时,还真是让人吃了一惊!并继而不得不问,这就是我们的官场生态?这就是一项顺乎民意决策后的尴尬结局?如果这个结果理所应当,当初为中国“政府全裸第一例”热情讴歌、大加赞美的人,包括在下在内,都应当真诚道歉。是我们大家,把一个需要帮助的穷乡僻壤的政府,推上了炙热的火炉,用他们难忍的烘烤,满足我们政治改革的期盼。结果,我们看到了愿景的微弱一现,却把真实的困境,留给了当地的人民。

  但是,白庙乡政府“裸账”的做法的确没错。其一,它把政府的活动置于民众的监督之下,民众可以透过开支细目,知道政府做了什么,成本多大,获得了哪些成效,便于民众监督政府。其二,当所有开支公示出来,你才能判断哪些合理,哪些欠妥,哪些不该,中间有没有公款私用,有没有中饱私囊。如果存在这些问题,也可以及时地得到纠正。这比以往的“秋后算帐”,来得更有效果。其三,支出不经公示,财务不予报销,无疑会杜绝“变色蜥蜴”。也就是说,实际上开支一套,对外公示的又是一套,开支上张冠李戴鱼目混珠的情形,自然就会受到有效的遏制。除此三点以外,白庙乡还为全国政务公开带了一个好头,是对温总理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完善各类公开办事制度和行政复议制度,创造条件让人民批评政府、监督政府,同时充分发挥新闻舆论的监督作用,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的可贵实践。要说有什么不妥,只能说“裸账”这个石破天惊的举动,和当今官场的情形格格不入。在官场惯性的思维面前,它的超前愈显另类。

  其实,中国早就有“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的前车之鉴。是故,那些不愿在白庙乡下乡、吃饭,也不愿解决他们实际困难的上级领导,除了势力的嘴脸以外,看不到一丝伟岸的形象。换句话说,白庙乡遭受冷遇,其实也是整个官场的难堪。当然,在世俗力量十分强大的今天,白庙乡如果回到从前,不再裸账,像中国其他政府那样,想必大家也无话可说。但如果张书记抱定“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的决心,把“裸账”进行到底,让每笔开支清清白白,我只能向他投去崇敬的目光。可那样一来,眼下的白庙乡就要吃亏。所以,白庙乡吃不吃亏,也是当地领导素质优劣的试纸,就看其能否明察秋毫了。

(责任编辑:胡可璐)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