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理原市委副书记、市长段力因在“洱海天域”别墅项目违纪违法问题已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涉案6人也被严厉查处。然而,记者近日调查发现,这个钱权交易催生的“腐败项目”,在对洱海生态环境造成难以修复的破坏之后,又披上了合法外衣,仍在对外销售。来买房的人,不会知道就在这个豪华别墅群脚下,美丽的情人湖永久消失了。(6月8日新华网)
情人湖早被填平,取而代之的是一群别墅。美丽幻化为记忆,豪华宅邸之下,谁会记起曾今的粼粼微波。至少,开发商不会记起、当地政府不会记起。只此二者的健忘,情人湖便注定悲剧。无奈消失且无望恢复,但掠湖而建的别墅依旧热卖。很难想象,一个破坏生态、牵涉腐败的工程,仍能合法销售。自诞生伊始“洱海天域”就沾染原罪,纵使“双开、缴俸”也漂白不尽。
故事诡谲之处在于,“查处”反倒成全了违规项目的合法化。基于常识与司法传统,所谓“违法违规”并不以“被制裁”而去污名。“制裁”只是为了捍卫法律威权,继而发挥惩戒与警示之效。这个过程,当然不能取代对“违法行为”本身的纠偏。“惩戒”与“纠偏”是一体的两面,前者不能成为拒绝后者的理由。就“洱海天域”言,即使背后贪腐被查、业主遭罚,也无法变成合法之存在。首要的是停售,继而采取措施弥补生态,如此方是合理的纠错实践。
按照大理规划局的说法,“洱海天域从立项到动工所有程序都在严格规范下完成”且“得到规划部门一边倒的支持”。此处隐含的逻辑是,行政部门的“众意”与程序上的合法性,足够证明情人湖别墅群之清白。如此逻辑同样骇人:一则,刻意回避了以法为基。一个本就违反N部法律的项目,即便有再多神效也都是先天畸形的。再者,事关公共资源再分配,自当尊重民众“公意”,只凭部门内部讨论决定显然难以服众。
道理浅显至此,职能部门想必不会不知。之所以默认销售、为业主开脱,自然是难得糊涂。法理层面,“洱海天域”没有任何存在依据。真正排斥彻底整改、力求维持现状的,不过是来自商业与财政的利益考量。事已至此,继续销售方可收回投资,之后或许还有收益可能;而恢复原状,不仅意味着既有投资作废,且仍要投钱不少。两相权衡,貌似继续卖楼合算得多。事已至此唯一路到黑,诚可谓积重难返、骑虎难下。
考量得失自是不错,但仅仅局限于经济维度,依旧难掩偏颇。政府绝非简单“理性经济人”角色,其担负着诸多民生与社会责任。恢复情人湖固然成本巨大,但其生态意义不可估量。以有限的投入,换取大理长久优质的人居环境,此未必就是“亏本买卖”。唯有以民众利益为本位的行政群体,才真正具有感召与公信力。情人湖,何日归,抑或就此作别,这是一个问题!
(责任编辑:胡可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