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高考,如何最大程度地确保高考的公平问题,是众多考生、家长最关心的话题。
高考来临,整个社会都跟着紧张。一方面,政府职能部门要尽最大能力确保高考期间的秩序正常。包括考场附近要实行管制戒严,夜间要关闭所有的噪声企业,甚至有些地方提前几天都查闭了当地的所有网吧……另一方面,“高考经济”悄然崛起,高考心理辅导、高考餐、高考钟点房等也趁机念起了生意经。应当说,全社会都在为高考让路,确实是一种以民为本的表现。
无微不至的民生关怀让我们看到了人间之爱。然而,我们还得说,整个社会对于高考的期待重点还在别处,因为作为国家级大考,如何确保其程序的正义性与规则的公平性,才是重中之重的内容。
高考,永远是公众最期待的社会公平领域。一,高考仍然被视作改变命运的敲门砖,即便近日某省份杜绝“被就业”现象之后仅仅透露出7%的本科就业率,但仍然挡不住957万人报名参加高考的热情;其二,抛开就业窘境,作为国家最大型的考试,教育部没有理由不确保考试中的公平正义。钱穆先生1951年发表《中国历史上的考试制度》,文中说,考试“若全无标准,人事奔竞,偏枯偏荣,种种病象,将指不胜屈。”美国总统杰弗逊也说:最大的平等并不是财产或者政治上的平等,而是机会的平等。规避高考背后的“人事奔竞”现象,其意义不言自喻。
人们在问:今年会不会有高考舞弊现象发生?以怎样的形式发生?所有问题虽然都是未知,有些问题却总会如期而至。2009年高考,江苏滨海县发生利用无线电设备舞弊案,其设备之精端、组织之缜密,令人瞠目;同样是去年,吉林松原发生高考舞弊案,当地的警方屏蔽车竟然受到攻击,监考老师还遭到了威胁甚至是殴打,这还不包括屡禁不止的高考加分案、高考移民案……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似乎,公平与正义显得是那么不堪一击。
每年高考前夕各级教育部门都宣布实行“诚信协议”、“诚信责任状”、“诚信档案”之类的应景之法,这很像给小偷或抢劫犯讲道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竞争定然惨烈。指望“诚信档案”来规避高考舞弊,终究只是表面文章。真正的公平正义,当从具体的细节抓起,各级政府部门都要对考场内外的所有现象睁大眼睛,时刻保持对于舞弊现象的警戒心,以及严格的责任追究,唯有如此才能确保高考最大程度上的公平正义。
(责任编辑:胡可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