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评论频道 > 媒体言论 > 正文
中经搜索

李波:灾难就是道德的试金石

2010年04月21日 10:19   来源:荆楚网   李波

  为表达对玉树地震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国务院决定,今日举行全国哀悼活动,全国和驻外使领馆下半旗志哀,停止公共娱乐活动。

  天灾无情,同胞蒙难。今天,举国同哀,红旗半降,每一张默哀的脸上,都写满伤悲,每一颗滴血的心头,都聚满祈愿。毫无疑问,面对数千生命,我们有理由以最隆中的形式,来表达我们最虔诚的哀悼。

  而就在这几天,发端于民间的慈善募捐,已然汇聚成爱的河流。不论是昨晚慈善晚会20多亿的募捐,还是各地民众自发的捐款,亦或者是那些不顾安危,冲向震中的志愿者,他们都在以各自的方式,表达一个社会人,对同胞、对生命的敬畏。

  即便我们不再把哀痛的表达视作责任,不再把哀痛的表达上升到一定高度,但是“爱心”这种源于人性深层的特质,却理应得到本能的反应。

  倘若一个人,面对这种巨大的自然灾害,面对这种惨烈的同胞之痛,而漠不关心、无动于衷,那才是让人难以理解。

  这几天的举国慈善行动、致哀仪式,让我们感动、认同,并得以重拾“爱心”的沙砾。玉树的两千遇难者,继汶川地震遇难者之后,再一次猛烈地震痛我们的心,再一次得到举国群众,对普通人、对生命最隆中的敬畏,再一次让我们确认,这个时代里爱与责任的存在。

  灾难就是道德的试金石,在这个时代,在这个被炮轰另类的时代,不论是企业还是个人,不论是名人大腕还是坊间乡民,不论是儒雅学者还是另列青年,他们心底最美丽的爱心与道德清泉,都在这灾难面前自然流露。

(责任编辑:李志强)

延伸阅读
  • ·可敬的爱心大接力    2010年04月18日
  • ·爱心“物化”(图)    2010年04月04日
  •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中国经济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 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中国经济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
      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协议的单位及个人,应注意该等作品中是否有
      相应的授权使用限制声明,不得违反该等限制声明,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时应注明“来源:中国
      经济网”或“来源: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违反前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所有的图片作品中,即使注明“来源:中国经济网”及/或标有“中国经济网(www.ce.cn)”
      水印,但并不代表本网对该等图片作品享有许可他人使用的权利;已经与本网签署相关授权使用
      协议的单位及个人,仅有权在授权范围内使用该等图片中明确注明“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或
      “经济日报社-中国经济网记者XXX摄”的图片作品,否则,一切不利后果自行承担。
    3、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中国经济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
      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网站总机:010-81025111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010-81025135 邮箱:

    观察家
    关于经济日报社关于中国经济网网站大事记网站诚聘版权声明互联网视听节目服务自律公约广告服务友情链接纠错邮箱
    经济日报报业集团法律顾问:北京市鑫诺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法律顾问:北京刚平律师事务所
    中国经济网 版权所有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8)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  京ICP备18036557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20097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