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管也是民众心头的“冰疙瘩”

2010年03月29日 14:21   来源:荆楚网   王庆峰

  据新华网报道,3月26日夜间至27日清晨,昆明发生民众掀翻城管执法车并殴打执法人员的事件。事情的起因为城管与摊主发生争执,围观群众有人起哄“城管打死人了”,导致围观者迅速聚集、情绪激动,由而引发了暴力事件。

  城管与群众的对立历来多见,只是这一次的规模远远胜过以往。受到心灵冲击的民众很难保持绝对的理性,但事实上,这件事难言对错。历来有一个命题悬于执法人员心间:究竟如何执法?同时抛给大众的的问题是:该如何理性对待执法?然而,此番事件中,群众作为“不明真相”的群体,鉴于对城管“暴力”印象的模式下做出的举动情有可谅,而城管在事件中保持住的克制和忍让也令人欣慰。所以说,这已经不是单纯的“暴力执法”“暴力抗法”的与否问题,我们需要重申一个老套的话题:两者关系的隔阂从何来,又将走向何处?

  有人称执法机关公信力低,日积月累,隔阂变成裂缝;也有人说群众缺乏理解,故意抵制,关系越走越远。其实,如果辩证一些,应该兼而有之,但笔者以为执法人员在公信力的问题上应该更有作为。不妨这样想,贩夫走卒,引车卖浆,既要生存,又要秩序。可是古有语云:“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特殊群体的眼下之急便是“保命”,有逾越规矩的行为的确出于生存的困境,他们具有“被迫性”。而作为执法一方,“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善于揣摩人心尊重妇孺,才会营造起好的印象,主动一方在两者关系的调和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今城管在大众的心目中印象值过低,是源于往昔屡见不鲜的“城管打人”事件,长此以往,将会形成一种仇视的心态。而作为“为人民服务”的第一线践行者,怎么能成为人民的敌人呢?

  我们不能过于纠结于昆明的暴力事件上,但从中应该窥见对立两面可能产生的危机。在处理两者的关系上,政府缓解摊贩们生存困境的“民生工程”是一回事;出台一部具体的法律来约束执法行为的措施也是一回事;但笔者以为,妥善处理与群众的关系,最可行的还是道德层面上的尊重。3月27日,西宁市第五个建卫日城管局长亲自走上街头倾听民声,这就是很好的范例。城管应该加强与群众的交流沟通,拉拉家常,说说法律,和颜悦色,温柔执法。但话说回来,城管这个职业的确很不容易,他们既要落实政策、又要体恤民众,然而多牺牲一点也是未尝不可的。笔者希望,他们能够多担当一点,多大气一点,因为作为城市的管理者,他们给予整座城市的温柔与尊重,才是化解民众心头“冰疙瘩”的春风。

(责任编辑:侯彦方)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