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专车能否遏制公车浪费

2010年03月05日 08:10   来源:新华网   邓海建

  民革中央日前建议,全部取消厅局级以下官员的专车,改为公务用车。据民革中央提案中的数据,每年一辆公务车的运行成本至少在6万元以上,有的甚至超过10万元。(3月4日《扬子晚报》)

  车改是个让人纠结的老话题。按照民革中央提案的数据推算,全国公务车开支恐怕还真是个天文数字,怪不得民意反弹强烈。公车改革的紧迫性与重要性无须赘言,但在如何改的路径选择上却莫衷一是、一波三折。

  早在1997年,广东省就开始公车改革试点;2004年前后出现了全国性公车改革高峰,北京、广东等地试点公车货币化改革;2009年7月,浙江杭州取消了市局(副厅)级以下干部专车,并向公务员发放车补,此事引发舆论热议;一个月后,辽阳市曝出弓长岭区区长书记车改补贴每年高达8万元的消息,再次把公车改革的话题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走走停停间,车改的初衷尽管美好,但依然举步维艰,车改在解决问题的时候依然衍生出新的问题。

  民革中央的提案其实也算不得新鲜,取消厅局级以下官员专车的说法在2005年公车改革前瞻性讨论中就屡屡出现过。那么,取消专车算是击中了车改的“七寸”吗?理论上说,取消专车能提高公车的运营效率,为公共财政省钱,但问题是,在公车缺乏监管的背景下,一个人自由支配的专车改为N个人自由支配,单位公车的运行成本恐怕未必就会降低。

  民革中央还提议“以预算管理实现总量控制,把公车管理纳入公共财政体制”,这个想法也是看起来很美:因为尽管总量上可以控制,但这个总量定多少才合理?又如何防止公车私用?仍是面临的实际问题。

  公车改革的关键不在于专车或预算约束,而在于如何真实有效地界定出“公务用车”的透明标准,以怎样的监管机制严密监控运行在马路上的公车。这方面,技术与制度上貌似都做了不少探索,但成果未必显著。有人说,公车不是政府门口的石狮子,车轮是活的、开车用车的人也是活的,一辆辆地跟踪监督是不可能的。现实中,接学生上学放学、餐饮娱乐场所门口“半遮面”的公车也不少。真要核查下来,难度并不大。但群众在公车问题上,一般只有围观的权利,大不了偷拍了公车私用的照片到论坛上晒晒,鲜见有职能部门在旅游旺季、节假日、开学等敏感点上如检查春运超载一样去督查公车私用问题。

  既不见主动出击地专项治理,也不见将先进的GPS等小成本跟踪定位技术运用于公车整饬,只是在派车与发钱上玩单选的游戏,效果难免寥寥。取消专车固然利于车改,但要击中车改的“七寸”,还得靠自上而下、由内至外的真抓实干。

(责任编辑:胡可璐)

我要评论
商务进行时
    观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