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4日,深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详细公布了深圳市公务员分类管理制度改革内容,69%的公务员将被划入行政执法类和专业技术类中,通过职位分类和聘任制的实施,部分公务员“官帽”将被摘掉,“铁饭碗”变成“瓷饭碗”。(2月4日《广州日报》)
看完新闻,我突然想起了古代“公务员”的“瓷饭碗”。据报道,古代“公务员”职业“无退休费、无工龄、无余荫(人走茶凉,在职时候的特权和影响一笔勾销)”,公车不能带走,看病自己买单,退休后就得搬出官邸,不得不过上“房奴”生活,可以说是一个含金量较低的“瓷饭碗”。
回过头来看深圳即将而来的“瓷饭碗”,与“铁饭碗”相比,福利待遇没有实质性的变化,只不过是换个叫法进行分类管理而已。这就好比事业单位改革实行聘任制一样:“新瓶装旧酒”、“换汤不换药”,改来改去就是没有实质性的突破。至于“铁饭碗”变“瓷饭碗”后,“能进能出、能上能下”也可能只是所谓的罢了,这在事业单位改革中可见一斑。而体制、环境依旧,很可能重踏覆辙。
此外,能否淡化官本位、打破铁饭碗,让行政机关公务员队伍更专业、更高效、更廉洁,有效促进公务员的工作效率和积极性,无疑值得怀疑。我倒觉得,多半“变与不变”如出一辙,说白了,如果公务员改革不釜底抽薪的话,“瓷饭碗”只不过是“铁饭碗”的马甲而已,没必要乐观看待。
由此可见,古代“公务员”的“瓷饭碗”,那才是名副其实的。也说明目前公务员改革仍然没有大的突破,甚至往往陷于形式主义泥沼,就算告别了“铁饭碗”,“瓷饭碗”照样值钱,且好端也捧得稳,对当事人而言,没必要杞人忧天。令人担心的是,这边人浮于事依旧也没有“下岗”的,那边聘任制公务员又公开招聘了,而此前深圳曾规定“行政机关可购买行政服务”,势必异化为新浪费。应该说,这才是值得我们警惕的方面。
我想,公务员改革重在打破“铁饭碗”,必须抛弃“马甲式”改革思维,来个彻底的釜底抽薪,让“瓷饭碗”变得像古代公务员的那样才名至实归,也才是改革的目的和终极目标。
(责任编辑:李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