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月23日、24日两天,上海市同济、华东师大、华东理工、上海财大、上外和东华等六所高校自主招生测试密集举行。六所高校中,有4所要么是理科生不考语文,要么是全部考生只考数学和英语两科。(1月24日《长江日报》)
我国教育重外语轻母语的观念由来已久。“五四”时期,很多忧国忧民的优秀知识分子。在强大的西方文化面前,丧失了对华夏文明的起码自信,推出了“全盘西化”的思潮,甚至主张废除华夏文明的载体:汉字。胡适说:“汉字不废,中国必亡。”钱玄同说:“欲使中国不亡,非取消记载道教妖言的汉字不可。”鲁迅则说得更形象:“劳苦大众身上的结核菌都潜藏在(汉字)里面,倘不先除去它,结果只有自己死。”
百年后回头省视当年的学界精英的主张,会感到滑稽可笑,然而,他们的出发点,毕竟在“救亡图存”,所谓“爱之深,责之切”也。今日的高校自主招生考外语不考语文,理由是“英语有利于学生的学科发展”,“英语不好往往没有前途”,考语文则“会给考生带来负担”。
在高校看来,一个能给学生好前途,一个成了负担。汉语这东西,原来如此不争气!
承载了最古老也最年轻、最庞大也最充满活力的民族的文明的汉语的作用,人所共知,似乎不待多言。别的且不说吧,只要让这些视汉语为负担的高校负责人不说汉语,不使用汉语思维,保管他立马成为白痴——抽离了汉语这一思维工具,就如同血液离开血管,河流舍弃河床,他的整个思维流程将无所依凭,混乱不堪,模糊一片。这就不再是有没有好前途的问题,而是能不能继续被称作作为思考的动物——人了。
有一部分人,往往不自觉地沦为了实用主义的信徒,对现实的解释,完全取决于现实对他的利益有什么影响。汉语不能给他看得见摸得着的好处,和不懂汉语的洋人打交道用不着它,便是用最漂亮的汉语词汇向洋人献媚,也等于向瞎子抛媚眼,白做功夫。因此,汉语才成了他们的“负担”,只有不考,才顺理成章,才合乎他的实用主义世界观——不懂外语,就不是人才。
这就很容易理解举国为外语疯狂的壮观。在母语遭遇严重歧视的情况下,民族自信力的构建将成为无法回避的难题。
(责任编辑:年巍)